日本「食人菌」大爆發?醫:這菌到處都是免恐慌,兩大最佳預防方式!

記者李鴻典/台北報導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俗稱「食人菌」感染症的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STSS),目前正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增加。根據統計,去(2023)年整年度罹患STSS的共有941人,但光是今年1月至6月2日,就已有977例案染案例。對此,蘇一峰醫師直言,這個細菌到處都是不用恐慌,也不用因此不去日本,戴好口罩和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方式!

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又稱為A族鏈球菌,一般講到嗜肉菌都是指此一細菌。(圖/AI生成)
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又稱為A族鏈球菌,一般講到嗜肉菌都是指此一細菌。(圖/AI生成)

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是一種由β溶血性鏈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綜合症,除感染喉嚨外,還會造成皮膚膿疱瘡,引發蜂窩性組織,嚴重更可能傷至筋膜,造成四肢壞死,患者甚至可能在48小時內多個臟器衰竭,進而引發休克死亡,致死率達30%~50%。隨著A型鏈球菌在日本關東地區檢出的病例不斷增加,日本當局不敢大意,厚生勞動省正加強監測。

蘇一峰醫師則表示,日本吃(食)人菌(A型鏈球菌)大流行?很可怕?其實A型鏈球菌感染不算太少見,容易寄生於喉嚨、生殖器黏膜、直腸和皮膚,平常比較常見的是咽喉炎和局部皮膚感染、蜂窩性組織炎。

蘇一峰醫師說,這個細菌到處都是不用恐慌,也不用因此不去日本,戴好口罩和洗手就是最好的預防方式!他也提到,日本前年之前才發現A型鏈球菌感染大幅下降,推測是因為疫情戴口罩的關係,現在A型鏈球菌大增,應該是口罩鬆綁的原因!

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曾經說明,暴發性A型溶血性鏈球菌又稱為A族鏈球菌,一般講到嗜肉菌都是指此一細菌。

黃立民表示,A族鏈球菌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但如果皮膚表皮有受傷,手上若沾染細菌,摸到受傷的肌膚,也可能造成皮膚感染;黃立民表示,之所以A族鏈球菌被稱為「食人菌」或「食肉菌」,主要是因為感染後會破壞結締組織,有些如果發生在腹部樣子會看起來非常可怕。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鍾明軒小紅書5天被禁 四叉貓笑爛:這迴力鏢快到我以為是假新聞
全都假的?苦苓爆:屈原根本不是愛國詩人,划龍舟、吃粽子也不是紀念他
子迂批黃仁勳逛夜市「瞧不起台灣人」 學者:通俗是最偉大的力量
日本爆千人染「食人菌」疫情!致死率曝光 台大醫示警:6類人風險高

看更多相關新聞
日本爆食人菌疫情嚇壞旅人 前台大醫「不用取消行程」曝預防2大招
旅日注意!日本「食人菌」大流行 感染症狀、預防方法一次看
48小時極速奪命!日本爆「食人菌」疫情 台大醫警告「6類人」死亡風險高
日本爆食人菌疫情原因曝 醫:解除口罩令害的
日本讀賣新聞:食人菌死亡率超30% 感染人數創新高,手腳傷口盡速治療

◤防疫抗流感 戰勝病毒必備◢
激省醫療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濕紙巾 出門必備隨時殺菌
補充益生菌 大人小孩加強防護力
每日所需維他命 發泡錠、膜衣錠這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