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人菌」疫情超越去年 醫籲赴日民眾戴口罩、勤洗手

日本從今(2024)年1月以來爆發嚴重的A型鏈球菌疫情,根據日媒報導,截至6月2日為止,已有977人感染俗稱「食人菌」的A型鏈球菌,超過去(2023)年全年的941例。

我國疾管署對此表示,A型鏈球菌是常見細菌,目前監測顯示,國內檢出狀況與過去4年趨勢相當,沒有異常狀況。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過去4年來的趨勢大概都是一致的,每週個案數大概介於20到40例左右。」

疾管署指出,A型鏈球菌通常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播,潛伏期約1到5日。臨床表現包括發燒、喉嚨痛、扁桃腺發炎等。

而A型鏈球菌又被稱為「食人菌」,是因為除了感染喉嚨之外,A型鏈球菌還會感染皮膚造成膿疱瘡,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若更深入到筋膜,還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

新光醫院感染科醫師黃建賢表示,「這個細菌會產生毒素,造成軟組織肌肉大量壞死,醫生就必須不斷清理腐敗掉的軟組織,外觀看起來就好像肉被吃掉了一樣,所以我們也把它叫做噬肉菌。」

醫師進一步表示,噬肉菌早期診斷治療的死亡率較低,但如果惡化為毒性休克症候群,死亡率就會提高至2到5成。若是糖尿病、洗腎、癌症患者等免疫力較低的人,一旦感染死亡風險也會增加。

至於應該如何預防A型鏈球菌,醫師建議,民眾赴日旅遊時最好戴口罩、勤洗手,並小心處理皮膚傷口。

黃建賢指出,「戴口罩可以避免呼吸道感染,包括小朋友也可避免猩紅熱,除了勤洗手、戴口罩之外,如果萬一有受傷的話,當然就要消毒局部受傷的地方。」

醫師也提醒,如果萬一有軟組織感染現象,或受傷的地方劇烈疼痛、出現明顯腫脹狀況,就要儘快就醫、及早治療。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女子繡唇造成發炎、潰爛 醫:非必要應避免
少女智齒長眼眶下 囊腫壓迫嚴重險失明
11個月男嬰赴菲罹麻疹 母親再遭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