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精神科醫師這樣吃擺脫7年憂鬱症!4食物顧腸道還能提升抗壓
【蔡經謙報導】日前天后李玟驟然離世,傳出多年受憂鬱症所苦,該病不僅讓人自殘,還會對職場、家庭、經濟都造成嚴重影響,已被WHO列為全世界最需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而根據國建署調查,約有8.9%的台灣民眾罹患憂鬱症,日本精神科醫師宮島賢也自己也飽受憂鬱症所苦長達7年,他透露,憂鬱症不只吃藥控制,只要改變飲食,短短2周內也能發現明顯好轉。
宮島賢也指出,自己作為醫師需要和各式各樣的民眾接觸,需要聽到患者內心的悲鳴。而除了工作、人際關係帶來的壓力外,自己完美主義的個性也得憂鬱症的原因之一,最後雖也不得不依賴藥物,但也開始想要找出其他應對方法。
飲食留意3重點讓精神科醫師擺脫憂鬱症!蔬食、腸道健康都超重要
宮島賢最後透過改變飲食方式,不但實行2周就有明顯變化,也因此走出了困擾自己7年的憂鬱症,他所實行的「宮島式飲食法」是基於美國的自然養生飲食法(Natural Hygiene)概念發展出來,主要有3重點:
留意飲食不要給身體帶來負擔:以蔬果為中心,減輕消化負擔,能讓人覺得身體變輕、改善睡眠。
留意能調整腸道環境的飲食:改善腸道環境能改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令腦部活動再度活躍。
留意能帶給大腦營養的飲食:腦部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素常不足。
宮島賢也的飲食建議與許多研究不謀而合。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曾以17~35歲中度至重度憂鬱症患者為對象研究,結果發現,攝取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可改善年輕人憂鬱症狀。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受媒體訪問說明,即便是短暫的飲食改變,多攝取蔬菜、水果等自然食物、減少攝取加工食品,也能靠飲食多產生一些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抗憂鬱物質,有效舒緩憂鬱症狀。
台大內科部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曾屏輝則曾受媒體訪問說明,「腸道環境會影響大腦健康」,若腸道微生物多樣性變差,會提升發炎反應,此時大腦會啟動免疫系統、神經抗壓機制,讓人更焦慮、憂鬱。若能建立良好腸道環境,就可促進腸腦健康循環,保護大腦免於發炎。
「宮島式飲食」怎麼做?精神科醫師實踐的飲食習慣
若民眾仍對如何飲食感到困擾,宮島賢也醫師也提供了他戰勝憂鬱症的飲食食材供民眾參考,若是憂鬱症患者,也別忘了即便改變飲食習慣,仍應持續遵循醫囑服用藥物,不可自行隨意停藥唷:
早上吃3~4種水果:考量人體生理週期,再中午前排便相當重要,若能將昨日吃的食物排泄掉,一整天就能過得順暢。因此早上可吃些不會妨礙排便的食品,水果富含酵素,是不對消化帶來負擔的理想食物。
午餐、晚餐以蔬菜、水果、糙米為主:醫師會將糙米、水果、蔬菜放到保存容器中帶至工作場所,也常在附近的便利商店購買各式蔬果。
具體來說,醫師會吃的水果有蘋果、柿子、香蕉等;蔬菜有黃瓜、青椒、青花菜、高麗菜、萵苣、番茄、胡蘿蔔等。可在蔬菜上撒點鹽,或把鹽、橄欖油混合當調味料,病會先吃蔬菜、水果,最後才吃糙米。
晚餐不要吃得太晚:晚上8點到凌晨4點吸收營養、修復身體的時間。也是副交感神經占優勢,讓人放鬆的時間帶,若晚餐吃太碗,會令生理週期混亂,而影響自律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