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療育助遲緩兒健康成長 醫籲:把握「黃金關鍵期」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蔡小姐是一名綜合性發展遲緩孩童的母親,當她發現孩子似乎未達到同齡孩童應有的發展能力時,非常徬徨。後來經關渡醫院身心科門診的評估,確定孩子有發展遲緩的問題,於是安排了語言治療和「綜合發展評估」。另一位是小叡的媽媽,二十年前帶著四歲多的小叡來到關渡醫院身心科求診,小叡被確診為自閉症。在治療團隊的支持下,小叡在醫療、語言、認知、肢體動作、情緒和社會資源等方面都獲得了極大的幫助。

早療以家庭為中心 助慢飛天使適應生活

蔡小姐和丈夫在劉弘仁主任與治療師的指導下,開始參與「親子工作坊」和「綜合性療育課程」(兒童日間留院),並支持孩子的療育過程,成功地將家庭生活融入療育。而小叡一家人初期的害怕與惶恐,也隨著身心科日間病房的協助與臨床心理師謝印忠二十年的陪伴而逐漸消解。

早期療育(early intervention)是給予照顧者療育建議,幫助他們了解孩童的需求,並以家庭為中心的療育模式。治療前會先評估孩童的發展狀況,並與照顧者共同設定合理的療育目標;治療過程中需要家長與醫療團隊合作,從精細動作、社會性溝通、語言發展到認知能力等各個方面,提供日常生活中可行的療育和訓練課程,以家庭與孩童的需求為服務核心,讓早療在家中同步進行。

團體課程+一對一治療 學齡前階段為治療黃金期

關渡醫院自開院以來,身心科劉弘仁主任、藍彣烜及邱姵寧共三位醫師全力投入大量資源與心力於早期療育,為0至6歲嬰幼兒有功能受損或遲緩現象,在治療的黃金期給予適當療育,尤其學齡前孩童的大腦仍具高度可塑性,在適當的環境介入與刺激下,這些孩童將來有望獲得更好的發展。治療過程也會安排團體課程與部分一對一治療,這能幫助孩童在不同情境下展現其能力。

提供兒童發展知識 拉近與早療兒的距離

藍彣烜醫師表示,為幫助主要照顧者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學會有效的親子溝通及親職技能,也與台北市教育局合作,引入特殊教育老師參與療育課程,並提供孩童離開醫院後續追蹤服務。

【延伸閱讀】

走出醫院關注弱勢家庭遲緩兒! 醫院和幼兒園合作助孩童評估、早期療育

把握早期療育黃金期 改善語言發展遲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209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