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嬰染腸病毒 出生第10天不幸亡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中部一名新生男嬰於7月中旬出生,出生時無異常,因早產收住於新生兒科加護病房,出生後6天出現肝炎、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等病況,後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經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為中部今年首例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死亡病例。

疾管署今(7)日公布國內上週新增2例腸病毒重症病例,其中1例死亡。重症病例為北部2歲男童,死亡個案為中部新生男嬰。疾管署防疫醫師黃婉婷表示,北部2歲男童7月下旬因發燒、喉嚨痛症狀等症狀就醫,之後出現嚴重嘔吐且肌抽躍症狀再次就醫住院,檢驗結果為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重症,經治療後症狀改善並已出院;

另一名死亡病例是中部新生男嬰於7月中旬出生,出生時無異常,因早產收住於新生兒科加護病房,出生後6天出現肝炎、凝血功能異常、血小板低下等病況,後因多重器官衰竭過世,經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今(2018)年累計23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為6年同期新高,其中10例為新生兒(含7例死亡);近四週社區腸病毒檢出型別以伊科病毒11型為多;惟近期腸病毒71型陽性個案數呈上下波動,以輕症為主,今年已出現57例腸病毒71型散發個案,顯示社區中持續有腸病毒71型活動,將持續監測疫情及流行病毒變化。

疾管署提醒,國內目前腸病毒疫情雖已低於流行閾值,惟仍有重症及死亡個案發生。疾管署再次提醒,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正確勤洗手是最有效的預防方法。成人感染腸病毒通常症狀較不明顯,容易因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嬰幼兒,民眾工作返家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5歲以下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一旦發現嬰幼兒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等重症前兆病徵,務必儘速送往醫院接受治療。其中新生兒可能藉由產前、生產過程或出生後的人際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初期會有發燒、活動力下降、喝奶量變少等情形,提醒民眾應留意新生兒的健康情形,特別是出生7天以內的新生兒,一旦有上述初期症狀,也應盡快送醫治療。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專家:積水0.5公分登革熱蚊就很嗨
三餐薯條、炸雞陪伴 9歲女童初經來
他罹患這病 膝蓋內出血疼痛變形
那種運動瘦最快?三錯誤讓你越動越胖

更多新聞報導

每天狂打電動 6歲男童永久顏面痙攣
非洲豬瘟侵襲中國 台灣防疫上緊發條
解便秘第一 醫:奇異果加這個最排毒
浴室磁磚割傷右腿 竟感染大便細菌
拔不下來?她抓得眼角膜滿是指甲痕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12萬薪剩1.6萬 限期搬出宿舍
油罐車驚爆炸!蕈狀黑煙駭人
大逃殺 2800億元撤離台灣

______________
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