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解】每天一個動作緩解頸椎疼痛?放風箏治療改善?專家詳解

網傳「每個一天動作 緩解頸椎疼痛」影片,片中提到每天早上放風箏半小時,一個星期後頸椎疼痛全好了。但專家表示,低頭族長期低頭看 3C 導致頸椎前傾,只要是低頭的反向動作都有效,不但不限於放風箏、而且放風箏也不是最佳首選,民眾熟悉的頭部慢慢轉圈等頭部暖身動作,都是簡單易學人人都會、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可行方式。


放風箏治頸椎

原始謠傳版本:

每天一個動作,緩解頸椎疼痛!


主要流傳這段影片



並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傳言提到「每天半小時去外面放風箏,一個星期頸椎全好了」。MyGoPen 致電諮詢臺北市中山醫院骨科醫師、長庚大學助理教授王瀅智,他表示表示,頸椎正常的時候,就是一個稍微前凸(lordosis)的狀態,但是低頭族的「頸椎前傾」(Forward head posture)會變成像是烏龜頸,脖子前傾的角度就會變窄,臨床上常常可以看到病患的側面 X 光頸椎整個往前、變成一直線。王瀅智指出,人體在標準站姿時,頭部的重量大約佔體重的 10 分之 1,也就是體重 60 公斤的人,頸部大約需要承重 6 公斤,但是當滑手機、看螢幕時,假設低頭前傾 30 度,這時力矩 3 倍、頸椎需支撐的重量變成 18 公斤,而前傾 45 度時,頸椎要承重 5 倍、也就是 30 公斤


低頭族縮頭烏龜 頸椎前傾、負重過大

傳言提到建議放風箏,是因為放風箏會往上看、會抬頭,是平常低頭的反向動作,簡單說就是伸展,因為平常很少抬頭的人、抬頭往上會用到的頸部肌肉缺乏訓練、已經變得比較沒力,這樣做能舒緩抬頭動作;但王瀅智強調,傳言只強調放風箏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反而容易造成誤導,民眾在辦公室、在家裡,在室內也都可以做頭部暖身動作,把頭往前、往後、往左、往右,每個方向伸展、撐個 5 秒鐘,再換另外一個方向做,就能達到緩解頸部肌肉僵硬的效果,或是頭部順時鐘、逆時鐘轉圈,很多民眾熟知的頸部舒緩動作都有同樣效果,不但簡單易行、而且不受室內室外、白天夜晚的限制

除此之外,王瀅智也建議,除了拉頸、也想要同時拉正駝背的脊椎的話,可以找一面牆、靠牆壁立正站好,讓肩膀後面、頭的後腦勺都貼著牆壁,抬頭挺胸站個幾分鐘、逐漸練習,也能達到一個動作、二種效果的好處。



不只頸椎負擔大 腦部血流也受影響

傳言提到「頸椎有問題呀!大腦缺氧、腦袋糊里糊塗的」。王瀅智強調,頸動脈脖子的側邊,腦部的血液要靠頸動脈的血流打上去,所以如果頸部肌肉長期僵硬、周邊組織血液循環不佳,頭腦昏沉也是可能發生的症狀,所以不管是傳言說的擡頭放風箏,或是上述的頸部的伸展、舒緩動作,都能增加頸部的血液循環、大腦血流也會比較好。王瀅智呼籲民眾,低頭族滑手機、看筆電,或甚至窩在沙發、床頭看 3C,各種錯誤的姿勢長年累月造成頸椎前傾,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最好是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年紀的人都能做,簡單容易、可行度高的方式才能持之以恆,而各種不同角度、難易有別的各種動作,也更能有效訓練正面、側邊不同肌群,而不是放風箏時都差不多的正面仰角。



結論

總結而言,放風箏對於低頭族而言,確實是反向動作、有舒緩頸部肌肉的效果,但是現代人因為時間、空間等因素,時間零碎、白天晚上哪時有空也不一定,而適合放風箏的地點可能也有限,種種限制使得放風箏不太是現代低頭族復健運動的首選,反而各種頸部伸展舒緩、頸部暖身動作,兼有不需要工具、隨時隨地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優點,傳言只強調放風箏、易使民眾誤以為放風箏是最好的運動,傳言說法易生誤導。
衛教資源:

台北慈濟 - 舒緩動作報你知 肩頸痠痛快走開
國健署 健康九九 - 低頭族頸椎不再硬梆梆
奧運隊醫 林頌凱醫師 - 【低頭族必看】頸椎痠痛自救法!三個動作讓你舒緩疼痛

諮詢專家:

臺北市中山醫院骨科醫師 - 王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