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國「佛系防疫」還是我們不懂差異?「台灣成功」為何難以複製

作者:賴姿蓉/換日線專欄

台灣的防疫實力與卓越表現已成為世界話題,外媒體相爭報導。而在台灣驕傲的同時,新聞媒體與名嘴們也為他國冠上了「佛系防疫」的帽子,並對不同於我國的防疫措施及成果做出大量批評。

台灣防疫的成果固然值得喝采,然而,退一步看,台灣的這套防疫,放置到國外真的行得通嗎?國外防疫措施與我國的不同,真的只是如同部分報導批評的,主事者不夠重視而已嗎?透過本文,筆者想從文化差異和公衛政策的角度,釐清相關報導中被大量誤解的觀念。

西方文化重視自由,唯恐隱私被侵犯

台灣防疫模式結合數位科技是成功的關鍵──包括藉由完善的健保資料庫與移民署出入境管理系統的結合,讓醫療人員可以立刻知道就診患者的旅遊史及風險,以及 GPS 定位進行電子監控,以確保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措施執行。

對此,法國媒體在報導中直言:「這種政策在我們這崇尚自由的國家行不通。」

而筆者的德國友人,更在看完台灣防疫模式的報導後,好奇地問:「用 GPS 追蹤?不會有隱私權問題嗎?人民可以拒絕嗎?」

是的,歐盟對於隱私權等倫理議題的重視程度極高,訂有完善法令以約束國家機器,並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從世界各國以數位監控城市的排名來看,榜上只有英國在地理上屬於歐洲(已於今年脫離歐盟)。

而近日英國學者對於以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英國國家醫療系統的總稱,類似台灣的全民健保,具體差異可參考本文)結合數位追蹤的防疫策略已提出警告:「沒有注重用戶隱私的資安配套終將失敗」,擔心應用程式將被「再利用」,導致不必要監視和歧視等社會安全議題。

請注意:這裡並非指控任何進行數位防疫的國家不夠謹慎,而是要強調面對相似的防疫措施,不同文化的人民,直覺的反應和考量的面向、優先次序均會有所不同。

從上述質疑和警告,多少可以窺見西方文化中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他們重視個人自由,相信《契約論》精神,也更留心政府的作為無論立意如何,是否會有侵權之虞。而這一點,同樣可以從近日美國部分民眾,抗議政府封城限制自由中看出。

台灣人「儒性」堅強,犧牲個人成就全體

反觀台灣的社會文化,剛好和西方相反:總是東一句「不好意思」、西一句「麻煩你了」──在儒家文化的影響下,我們重視禮貌,凡事以不造成別人麻煩為前提,同時熱心服務,盡可能帶給別人方便;更善於營造「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氛圍,成了本次防疫的優勢、更是「居家檢疫」搭配里長或里幹事進行「健康關懷 14 天」的政策能順利進行的原因之一。雖然我們平時常開玩笑地稱台灣人為「刁民」,但其實人民在遇到重大事件時,堅強的「儒性」讓我們相較歐美人民,比起本能的質疑,更快接納所謂的「非常時期,非常作法」。

也許是 17 年前 SARS 的教訓、也可能是長久以來遭受國際社會排擠,而這次的成功終於讓我們驕傲地抬頭挺胸──種種因素都讓我們台灣人甘願乖乖聽從國家的指示,犧牲自我的自由度以換取社會安全,甚至「雞婆」的當起「守門員」。不同民族性之間沒有優劣,但確實在疫情之中產生了不同的效果。

口罩政策的差異,來自實證主義和資源落差

台灣防疫的另一項成功,在於及早宣導防疫觀念──包括勤洗手與戴口罩,更由國家介入統籌分配口罩資源。然而,儘管疫情已經如此嚴重,我們卻會發現:在台灣以外的許多國家,未能確實制定或落實「戴口罩」政策,這讓對於「生病就該戴口罩」觀念習以為常的我們,感到不可思議。

追根究柢,歐美國家的公衛觀念,向來講求科學實證。以英國為例,早在疫情爆發前已有國衛院(NIHR)、健康照護研究院(NICE)和英國 NHS 研究發展計劃下的 CHAIN 等,多項研究單位致力於實證醫學(EBM,evidence-based medicine),並據此發布相關建議與指引。其中,「戴口罩」的證據搜集,也是一個廣受重視的議題。

從系統性文獻回顧(Systematic review)的結果來看,大多數的研究都會得出「以目前的證據,尚無研究指出戴口罩具顯著保護,洗手才具有顯著差異」的結論。然而,這些臨床試驗(RCT)中,並未有如此次 covid-19 病毒可透過氣溶(aerosol)傳播設定的證據。

若就傳染力來說,的確飛沫傳染的機會遠小於接觸傳染的可能,手能觸及的病毒可能來自感染者數小時前所留下;因此在疫情爆發之初,許多歐洲國家的民眾都認為,只有「有症狀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而非所有人都戴口罩,這也是西方公衛研究及政府的主流建議。

不過,隨著病毒的變化和研究的增加,covid-19 已被證實可在潛伏期(Incubation Period)無症狀時即具傳染力。因此,目前歐洲幾個國家也已根據科學研究的最新結果改變建議:戴口罩雖然無法完全免於感染,但可能對於避免潛在風險、無症狀者的傳染有一點幫助(註)。

儘管如此,目前歐洲防護物資缺乏,並無如台灣口罩透過中央分配的配套措施,甚至很多國家也不具備自行生產口罩的條件──若直接表態戴口罩有效,或是全面實施戴口罩政策,反而會排擠前線醫護人員的可用資源。在資源不足、甚至連在路上監管人群的警察也沒有口罩可戴的情況下,各政府只能依據各自的條件,發展不同的防疫建議。

防疫需因地制宜,而非統一標準

在目前主流的公共衛生研究中,認為所有公衛政策的執行,均需因地制宜、符合當地民情;換句話說,姑且不論孰優孰劣,在台灣有效的防疫措施,在西方國家不一定可執行;就連歐洲各國也因文化和社會結構的不同,而在防疫上採取不同策略,無法一概而論。

以歐洲疫情最早爆發的義大利為例,其老人人口比例超過 20%,而許多孩子在放學後又由祖父母照顧,是造成高死亡率,且疫情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之一。正因如此,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並未立刻關閉學校──考量歐盟法律規定,13 歲以下孩童不可獨自在家,若無預警關閉學校,將暴露小孩與老人於風險之中,甚至影響身為醫療工作人員或其他防疫前線人員的家長,必須請假在家照顧孩子,造成公衛人力的流失。這些細節的考量,都牽涉每個國家社會當下應對的環境,沒辦法向單一標準看齊。

「群體免疫論」,並非希望大家都生病

最後,會造成我國對英國等國家有「佛系防疫」印象的一大主因,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學者們所提出的「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論。筆者發現,外界對於這個論述的解讀,似乎存在著很大的誤解──它不是一種政策,而是一種狀態。一般的公衛體系或者疫苗系統,都是建立在群體免疫的概念之上(所以過去才會有針對某個特定疾病,要求全民接踵疫苗的政策),但卻被誤解為英國的政策是「希望有愈多人生病愈好」,似乎有些導因為果。

讀者要注意的是:歐洲的大流行情況相較台灣,早已錯失黃金時期,所以歐洲大致上防疫的策略並非「找出所有感染者」,而是採「阻絕傳播」、降低 R0(也被稱為「基本再生數」或「基本傳染數」,指一個人感染病毒之後,可以傳染給身邊多少人),透過隔離與檢疫政策,降低感染速度,爭取時間讓公衛系統可以順利消化它。

從 David Spiegelhalter 對於 covid-19 死亡風險的預測模型來看,Covid19 造成的死亡結構和一般自然死亡結構呈現的是相似的 J 型(隨著年齡增加而死亡風險增加)──簡單地說,COVID-19 造成的死亡,就像將一年的死亡風險打包成一兩個星期發生一樣,而這也是為何公衛醫療系統會難以負擔。尤其英國相較於歐洲鄰國,每萬人口能分配到的 ICU 病床數甚低,若還要和台灣一樣採取「全面圍堵」,不僅不切實際,也難以達到防疫效果。現行作法與其簡化為「進化論」,不如說是因時制宜。先前採行相似防疫策略的德國,目前的 R0 已降低為 0.7,周一將漸進式恢復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目前正著手於從康復患者血漿中尋求抗體,提供給感染患者以抵抗病毒的試驗,不論是開發疫苗還是血清抗體防禦,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達到群體免疫的證據還太少,亦無法確定有抗體是否能代表就免疫,如同流感,今年得了、明年一樣可能再感染。目前對於此冠狀病毒的變異,只知道 RNA 基因組非常大,意味著它們的變化速度不如流感那麼快,這對疫苗開發可算是好消息, 但是仍然需要更多資訊以確定疫苗可能的有效時間。

享受台灣防疫成果,無須輕率批評他國

綜上所述,論者當然可以主張因為台灣人的文化、防疫經驗、政府的迅速反應與民眾的高度配合,讓我們能掌握防疫的黃金時期,即時圍堵病毒,發展出和歐美國家截然不同的防疫進度。然而,在享受台灣優秀的防疫成果之時,也應避免在不夠了解各國差異的情況下,直接粗糙地將他國打成「佛系防疫」。畢竟,無論此刻各國採取什麼策略,我們共同的願景,都是希望疫情早日終結,回歸生活的常軌。

最後,衷心盼望全球各國都能盡早戰勝疫情。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究竟是他國「佛系防疫」還是我們不懂差異?談「台灣成功」為何難以複製》,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一場失控的疫情,讓世界看見了台灣
台灣南波萬之台灣防疫成果:軟硬實力與歷史的完美結合

作者簡介:

台北外圍周邊地區的新北人。目前於英國格拉斯格大學衛生與福址研究所(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lbeing)進修中,研究專長為全球公共衛生、健康照護制度、衛生政策評估及健康經濟學。

我嚴防新冠肺炎
磐石艦官兵檢抗體 3實驗室結果不一
台鐵車長3採陰性 但獵巫已傷人心
有抗體不保證免疫 陳時中:論點令人失望
防疫當度假 隔離旅館奧客多
隱私爭議 社交距離App緩上路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