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專訪賴清德:三黨不過半人民選擇、朝野應共同面對北京吞台國策

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會職權相關修法,朝野激烈對峙。陳品佑攝
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會職權相關修法,朝野激烈對峙。陳品佑攝


2024大選,賴清德總統率民進黨勝選繼續中央執政,但丟了國會多數席次,今(6/13)登出的《時代》雜誌專訪,也提及賴清德就職來的國內政治紛擾,不過,賴清德也表示,「三黨不過半」是人民的決定,但也強調國家利益在政黨利益之上,他也強調,中國對臺灣併吞的態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策,臺灣人民或政黨不分朝野都應該共同面對。

對《時代》問道:「您以40%得票率當選,但民進黨也失去在國會中的多數席次。現在立法院因為一些對行政部門嚴格檢視的法案而有些衝突,但未來若要通過法案,還是必須與在野黨合作。請問您是否有信心未來與在野黨合作,順利通過法案?」賴清德則說,他對臺灣未來的發展仍然充滿信心。因為臺灣的民主,經過幾十年來大家的努力,也透過許多人的犧牲奉獻,走到今天,民主的活力與價值深植在臺灣人民心中,民主的力量是我未來推動國家政策非常重要的基礎。

賴清德也強調,他在就職演說中提到,這次選舉「三黨不過半」,這是人民的決定,提供每一個政黨分享自己理念,也提供共同承擔國家責任的機會。換句話說,人民決定「三黨不過半」,當某個政黨不符合人民期待時,人民還是會出來做主,讓國家持續前進。

賴清德還說,他在在就職演說也點出,民主、和平、繁榮是臺灣的國家方向,也是臺灣跟世界的連結。所以我未來的施政,會深化臺灣的民主、維護區域的和平,同時也讓臺灣躋身國際社會,協助推動世界的繁榮發展。這個方向不僅對國家有利,對人民也有利,所以推出的相關法案,相信應該不至於受到在野黨的強力反對。

不過。對《時代》「有些民進黨成員指控之前到中國訪問的17位國民黨立委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主席王滬寧會面,會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摧毀人民對現任政府的信心。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此看法?」提問,賴清德則說,在民主的社會,人民利益至上,這是民主原則;政黨也應該把國家利益置於政黨利益之上,這是政黨的天職。在臺灣面對中國各項打壓時,不分哪一政黨,所有人都應秉持「人民至上、國家利益優先」,不應該受到任何極權國家的影響。

對《時代》「在中國共產黨拒絕與現任政府有任何溝通對話,您認為這些國民黨籍立委或是馬前總統等前往中國與中方互動,是否有幫助?」提問,賴清德則認為,中國對臺灣併吞的態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策,臺灣人民或政黨不分朝野都應該共同面對。也只有團結並與國際社會連結,臺灣才有辦法確保我們的主權不被侵犯,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不被破壞;我們也才有能力、機會決定我們國家的前途。任何政黨都不可以為了政權而犧牲國家主權。

更多太報報導
三黨不過半難推法案? 游錫堃:人民重視的議題朝野仍可推動
民調:國會三黨不過半 近6成民眾支持組「聯合內閣」
國會三黨不過半 柯建銘指2挑戰:總預算困難、法案難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