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員最怕遇「普渡單」袋子提到斷 過來人:寧可轉單不送

中元普渡不少人使用外送平台購買祭品。(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元普渡不少人使用外送平台購買祭品。(圖片來源:中央社)

一年一度的中元普度盛事,家家戶戶、公司行號及各廟宇都會準備豐盛祭品,不過對外送員來說就很苦惱了,不少外送員分享農曆七月經常收到長長的外送採購單,在消費者沒「加購袋子」情況下,不少外送員寧可選擇轉單,引發熱議。

一名外送員在臉書社團《外送員的奇聞怪事》中PO文,文中提到,「最近真的好多普渡單,我覺得客人還是要教育一下,我就會傳訊息跟客人說,東西太多包包塞不下沒法幫您送,或是說品項太多沒買袋子,我沒辦法一次拿這麼多東西,當然這是確定不送再傳,不然有些客人會給負評。」

外送員表示農曆七月最怕接到「普渡單」。(圖片來源:中央社)
外送員表示農曆七月最怕接到「普渡單」。(圖片來源:中央社)

底下不少外送員心有戚戚,「不買袋子真糟糕,袋子也就1、2元的事情而已也不要到底」、「付一點運費,比自己開車油錢加停車費要省,也不用自己搬的這麼累,當然用外送平台啊,消費者心態」、「昨晚接全聯678元的單,從樓上提下來,提到袋子都斷掉,全都是飲料」、「普渡單一律轉單」、「剛剛遇到一個全聯單,嘉義市區剛好下大雨,他居然只點衛生紙,八條⋯⋯我默默的轉單了,連店員都說我是第5個轉單了,大概是要整外送員」、「我都直接說,麻煩下次東西少一點,不然很難搬」。

也有網友認為,「我真的有點不明白為何要買袋子?以前我跑過一段時間,從來沒有沒買袋子的困擾,後來看了一下現在的外送服務員大部份都把袋子固定在後車架,然後到達客人的住址就懶得拆下來了。按照最原始的規範其實是提著保溫箱到達客人指定樓層,而不是下車東西拿出來就送上去或交給管理員。如果保溫箱都拿著送到客人面前,等於只要這箱子裝的下搬的動就可以送了,根本不用購物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