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低迷 政府推多項措施助業者度難關

因應全球受到疫情、俄烏戰爭、高通膨等因素影響,導致終端消費需求轉弱,國內產業亦受影響,經濟部表示,政府因應產業景氣低迷將推出多項措施,協助業者度過難關,該部也會持續與產業溝通,主動關懷受景氣影響業者,並配合產業需求辦理產業溝通會,持續提供輔導、補助及人培課程等,與產業一同度過全球景氣低谷。

經濟部表示,行政院高度關心產業發展,八月及九月兩度邀集國發會、金管會、財政部、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召開研商會議,針對業者所提出資金融通、電價等共通性需求,以及個別產業所需之產業輔導、補助、人才培育等建言,作出多項具體裁示,並責成各部會務必全力協助業者。

資金融通方面,已參考業者意見將企業紓困之相關金融協助措施延長,銀行公會並已於十一月六日發布新聞稿,延長措施包括企業貸款還本期限展延至一一三年底;國發基金管理委員會已於十一月二日開會討論,決議通過投資台灣三大方案之貸款期間得由承貸銀行視申貸企業實際需要予以展延;另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亦於九月二十八日發布新聞表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將持續受理申請至一一四年十月底止,並由信保基金提供高成數保證、最高利率為二·○九五%,原申貸經濟部紓困振興貸款事業,得借新還舊等條件均維持不變,全力協助企業穩住經營。

在電價方面政府回應產業需求,優化時間電價方案,於今年十月增訂「批次生產時間電價」,將離峰時間由九小時拉長至十八小時、尖離峰價差加大至六至七元,解決離峰時間不連續問題,以利產業於離峰期間批量生產,並自本(十一)月一日起實施;在契約容量降載部分也提供相對應優惠,針對上半年用電衰退一成以上的製造業,只要用戶申請降低契約容量,並於二年內辦理恢復,自今(一一二)年一月一日起至明(一一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期間之供電設備維持費,打二折優惠收費,合計近五萬戶受惠。

為掌握各產業景氣動態,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本年度已辦理十一場次產業溝通會議,包含自行車、工具機及機械、手工具、螺絲扣件、鑄造、紡織、塑膠及橡膠等九個產業,加強與業界溝通,瞭解業者面臨問題及提供相關協助。

針對個別產業訴求,如自行車產業期盼協助過期原物料報廢及帳務處理作法、手工具業者提出雇用人力與急單加班需求等,經濟部已陸續協調財政部、勞動部舉辦說明會,或共同派員至產業公協會之理事會,向業者說明帳務處理、彈性工時作法;針對紡織業者應國外品牌客戶要求須使用環保材料之訴求,經濟部亦於今年底前規劃訪視業者,盤點回收再利用及廢棄物項目需求,解決業者經營困難。

產業升級與淨零轉型部分,有關扣件業者期望政府協助CBAM相關驗證與查證事宜,經濟部表示,已委請專業法人辦理CBAM申報說明會,或邀請相關領域專家進廠訪視,協助產業進行低碳化及智慧化診斷及碳盤查報告;針對自行車、鑄造業表示面臨人才短缺與該產業從業意願下降等困難,該部亦推動企業與學校產學合作,帶動青年學子投入產業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