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踩著智能手機向上,運動健康管理的新商業機會

在幾年前,早期功能單一、續航短、生態不完善的智能手錶還曾被譏諷為大號玩具,永遠只能是手機的附屬品。

隨著5G商用和IoT的火熱,智能手錶正在成為獨立於智能手機的IoT的重要流量入口。如果從宏觀的角度描述整個智能手錶行業(更準確的是腕上智能可穿戴運動健康行業,本文討論的對象也包括智能手環)可以發現,2021年,智能手錶的獨立宣言越發響亮。在IDC發布的《2021年下半年智能設備十大市場趨勢》中指出,人們對智能設備的使用正在分散化,智能手機也不再是人們的唯一的選擇。正在沖擊智能手機地位的就是智能手錶,2021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率同比上升37.3%,是智能設備中上升最快的品類。而同期智能手機的增長率只有6.9%。智能手錶的獨立也成了理解今年行業風向的前提,中國的腕上智能可穿戴行業今年的變化也在是這種大趨勢之下的“變奏”。

01 大廠加碼“運動健康管理”

現代人已經不太可能離開手機,智能手錶如果不能找到獨特的存在價值,就只能繼續成為手機的延伸。但智能手錶“貼身”的特點是手機所不具有的,而這一點讓它天然地成了人體和技術的交互界面,經過多年的發展,行業也已經形成了共識——健康就是智能手錶獨特的價值。可以說直到“運動健康”功能被引入,腕上可穿戴產品這個品類才真正被激活。

2021年行業的主旋律就是大廠在“健康”上的瘋狂投入,而這種投入不僅限於開發某一種健康場景和功能,而是上升到了戰略的高度,消費級智能手錶殺入醫療行業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趨勢。今年7月,華米科技(以下簡稱華米)舉辦的Next Beat 大會,直接把主題定為“The Future of Health”(健康的未來)。

華為借助可穿戴佈局運動健康領域的意圖已十分明顯。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發布了運動健康全棧升級戰略——一個從智能硬件、算法技術到平台服務一手抓的宏大戰略。在開發者大會的第一天,華為全球最大的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在東莞松山湖揭牌,實驗室總面積近5000平方米,投資超2億,其中光是一個高原模擬室造價就高達300萬人民幣。

除了擺出All In的姿態。今年大廠們也做出了一些實在的成果。

早期的手環和智能手錶中只有計步、心率測量(准確度還未必可靠)這樣的簡單運動健康功能。但是隨著硬件技術和算法的進步,智能手錶能反映的健康指標也越來越“高級”,一個例子就是能指示多種潛在疾病的血氧濃度指標。繼去年Apple Watch 6推出血氧測量功能後,vivo、華米等品牌都推出了有血氧功能的智能手錶。

如果說血氧含量是去年行業最熱的健康指標,那麼今年的明星就是血壓。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中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經達到了2.45億,很多患者一天需要多次測量。雖然家用血壓儀早已實現了小型化,但離便攜的要求還有距離。從便攜性考慮,腕上可穿戴智能設備無疑是最佳選擇之一。就在前不久冬季旗艦新品發布會上,華為推出了智能手錶新品華為WATCH D,而它也是華為推出的第一款腕部心電血壓記錄儀,而且通過了藥品監督管理局二類醫療器械注冊。

華米在這方面也有斬獲。副總裁王輝向懶熊體育表示:“今年華米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Amazfit GTR 3 Pro的發布。”原因就是這款手錶第一次搭載了華米用五年時間研發的PumpBeats血壓監測引擎。華米方面表示未來還要深挖血壓監測場景,推進 24 小時連續血壓監測,甚至用手錶篩查隱匿性高血壓。

雖然智能手錶的測量精度還有待驗證,但2021年智能手錶起碼在血壓這個指標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血氧和血壓監測只是個開頭,隨著硬件和算法的進步,智能手錶解鎖更多更復雜的健康指標只是時間的問題,而每一個垂直的醫療領域,如果能做深做透,前景都不可限量。

02 運動健康數據正在向外賦能

2021年年智能手錶行業也在走出去,並為其他行業賦能,這一點在保險行業中體現的尤其明顯。

兩個行業密集的合作和保險業的趨勢有關。近兩年保險行業整體低迷,行業正從重營銷、輕體驗的粗放發展模式,向以數據和科技為驅動的精細化發展轉型,行業也在尋找順應趨勢的增長點。

2019年底發布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中不但增加了“健康管理服務與合作”的規定,還把舊版中對健康管理服務成本合計不得超過保費12%的要求,調高到 20%。

保險行業也希望在這塊健康管理業務裡挖寶,今年智能硬件和保險行業的密切合作就與此有一定關系。可穿戴智能硬件是健康管理的天然抓手。將其引入健康險首先能成為一項差異化的服務內容,也給了保險代理人在投保後和客戶保持溝通的理由;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的信息不對稱程度,識別高危人群投保,幫助保險公司積累精準定價經驗,控制風險。

▲華米和德華安顧人壽今年的合作已經落實到了一款重疾險。再保險公司Gen Re今年承認華米的PAI運動健康評估系統可用於進行壽險承保決策。

在美國,Apple Watch等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在保險行業已經相當常見,其中主要有兩個合作層次,第一層次偏重服務,也就是通過硬件跟蹤被保險人的健康指標,甚至提供醫療服務,第二類偏重經濟,也就是通過可穿戴設備的數據鼓勵被投保人運動,為更健康的人提供價格更低的保險服務,用這種方式降低被保險人健康風險(當然這種使用數據的方式在美國也面臨爭議,並且受到法律的監管)。

雖然“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險”模式在國內還處在發展的早期,相關技術、數據的歸屬和法規仍在探索,但可見的趨勢是AI實時動態監測人體狀態未來將常態化。以往保險公司為保險服務定價時通常要依靠一張“生命表”,也就是人群總體的生老病死殘規律。而智能可穿戴硬件等設備採集的數據能讓保費決策的“顆粒度”精確到個體,而不是一刀切,而這從長期看有可能顛覆保險業傳統的基於精算的定價模式。

03 手環向下、手錶向上,但手環仍有機會

2014年的腕上智能穿戴設備市場還在開荒。那一年定價79元的小米手環初代橫空出世,以小米手環為代表的手環產品也一度相當風光。但根據IDC今年Q1的數據,中國手環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21%,這是手環市場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連續第六個季度出現同比下降。第三季度手環出貨量為461萬台,同比下降44.2%,而智能手錶市場出貨量1068萬台,同比僅下降2.3%(手環和手錶出貨量下降部分原因是疫情導致的供應鏈受阻)。

IDC認為,需求正在從智能手環轉向手錶。2022年行業的一個主題就是智能手錶和手環在低價大屏領域的競爭。原因之一是消費者對設備功能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智能手錶能搭載更豐富的功能和第三方應用,而手環的功能場景升級緩慢;另外,兩者的價格差距在變小,智能手錶的價格越來越親民,現在100美元以下價位智能手錶的出貨量已經和手環相差無幾,而之前在這個價位手環是絕對的主導。

初代小米手環並沒有屏幕,但是逐漸進化出了屏幕,甚至在第四代時出現了彩屏,第六代小米手環的屏幕尺寸達到了1.56英吋,面積比上一代大了50%,功能也一直在做加法,現在已經很難說清它是手環還是手錶。這樣的進化史似乎也說明了一個趨勢——在大眾市場手環和手錶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但這並不意味手環這個品類走到了盡頭。王輝認為手環在垂直領域仍會有所作為:“手環是不是應該堅持它真正的樣子,比如是不是就應該沒有屏幕?手環有可靠無感的特點,如果把一些真正對用戶健康有價值的功能加入進去,可能在垂直的場景創造新的增長,比如糖尿病和睡眠跟蹤。”

在這一點上,WHOOP手環也許是一個可參考的案例。

今年6月職業高爾夫球手Nick Watney正在比賽期間,雖然Watney在三天前剛做了核酸檢測,而且感覺身體良好,但是WHOOP手環卻提示他的呼吸次數突然飆升。Watney迅速做了第二次核酸,發現果然中招,這個事件幫助針對精英運動圈子的手環品牌WHOOP加速破圈。

▲今年WHOOP宣佈完成2億美元的F輪融資,公司估值達36億美元,在3月份公司宣佈用戶量比去年增長了7倍。

在產品設計上,WHOOP一直非常克制——即使到了2021年,WHOOP手環依然沒有屏幕。WHOOP最早瞄準的是NBA、NFL等聯盟的職業運動員,要求產品能分析24小時的身體數據變化,包括比賽和訓練時的數據,因此“無感”的手環是更好的選擇。清晰的場景和定位產生了清晰的產品邏輯——一切設計圍繞7×24生理檢測。這讓WHOOP摒棄了屏幕等非必要的設置,並能針對特定場景持續積累數據,改進算法,在垂直領域做出了差異化和壁壘。因此手環需要做的是從使用場景和定位上和智能手錶有所區隔,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04 國貨生猛,華米很“有種”,華為“大力出奇跡”

智能手錶尤其是面向硬核戶外運動愛好者的手錶長期以來是國外品牌的天下,但這個局面正在被扭轉。繼去年OPPO等本土手機大廠紛紛入局腕上可穿戴之後,2021年國產品牌的“動靜”越來越大,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華米和華為。

▲去年OPPO等手機大廠扎堆入局的局面延伸到了今年,甚至連一加在今年3月份都發布了首款智能手錶,在全球智能手錶的格局中,中國力量已經不可忽視。

在今年7月華米在Next Beat 2021大會上推出了全球首款覆蓋全身的便攜式MRI核磁設備。智能手錶和MRI設備,一個小,一個大,一個是商業消費級產品,一個是醫療專業級產品,但其都只是華米大健康生態的終端和入口。2018年底,在對“智能可穿戴的核心價值”這個命題反復思考後,團隊決定拔錨駛向大健康。這幾年雖然華米推出的產品之多讓人眼花繚亂,但都是為了滿足“健康”這個大場景下的細分場景。

華米在過去三年用於研發方面的投入,平均每年達到4.1億元,2020年達到5.38億元。今年華米繼續用All In的姿態扣題健康,先是3月乾脆把英文名稱從“Huami Corporation”直接改成“Zepp Health Corporation”(Zepp是全球最早從事智能運動硬件設計的公司之一,擁有領先的傳感器算法和運動建模技術,華米在2018年將其收購)。Next Beat 2021大會除了發布自研芯片“黃山2S”和手錶操作系統Zepp OS外,還推出了上文提到的便攜式MRI核磁共振設備和Pump Beats血壓引擎,下半年推出的Amazfit GTR 3 PRO手錶第一次搭載了這個引擎。連今年華米首次推出的兒童手錶Amazfit快樂鴨也沒有英語和字典等學習功能,而是強調健康功能。

“科技”是華米健康之外的另一翼。不管是芯片、操作系統還是算法最終都是服務於健康這盤棋,以操作系統ZEPP OS為例,從一開始就被定義為一個以健康為目標的操作系統。在科技方面,華米一直非常“有種”,能自己研發的,絕不麻煩產業鏈,芯片、傳感器、操作系統和AI算法都要自己做。創始人黃汪在解釋其中原因時表示:“穿戴產品要擔當的健康監測功能任務越來越重,但市場上沒有一顆芯片能實現這麼多功能,還能保持很長的續航時間。”

而華為對智能硬件的投入中則有一絲無奈。2021年,華為仍然沒有走出制裁的陰影。財報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華為實現營業收入4509.71億元,同比下滑32.14%,受到制裁影響最大的消費者業務收入甚至同比下滑了46%,華為曾經的現金牛手機業務已經跌出國內前五,在手機業務失血的時候,2021年,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重心轉到了其他的消費電子產品上,其中一個增長點就是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根據IDC數據顯示,華為今年Q3腕上穿戴設備細分領域的出貨量與蘋果並列全球第一,同時在運動健康智能可穿戴上動作不斷,在10月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宣佈將運動健康和智能家居一起作為未來的發展重點,還提出了華為運動健康全棧升級戰略,顯示出了巨大的野心,結合松山湖運動健康實驗室的大手筆——這種大力出奇跡的風格的確非常的華為。

在被懶熊體育問到今年行業的重要變化時,大部分智能手錶品牌負責人都提到了華為的狂飆。當一艘航空母艦駛進淺海灣的時候,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水位的變化。

05 硬件同質化、生態“打群架”,場景、軟件算法成爭奪重點

隨著手機巨頭們加大腕上可穿戴領域的投入,2021年相關產品的豐富性和性價比都有所提高。但另一方面是產品的同質化,一位智能手錶大廠的業內人士向懶熊體育表示:“從硬件看各家大差不差”。

當硬件“大差不差”的時候,各家就要在場景上下功夫,比如華米在血壓測量上的突破;華為針對跑步場景推出了專門的跑步手錶HUAWEI WATCH GT Runner,試圖擠進佳明、頌拓的領地;而在深耕越野跑、自行車等戶外項目多年後,佳明則在借由瑜伽這樣場景開拓更大眾的室內健身場景,未來各家將會越來越重視場景的挖掘。

軟件和算法上的較量也在升級,智能手錶要實現各種健康運動功能,不但需要硬件收集數據,更重要的是需要用算法黑箱處理數據,呈現出精確易懂的解讀(比如跑步會生成的配速、心率、等原始數據,經過算法的處理形成評估跑步水平的跑力值指標)。同樣的數據輸入不同的算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因此功能好不好用和算法有很大的關系。用業內人的話說算法需要“養”,在具體的運動健康場景進行數據的積累,才能形成好的算法,因此各大廠都在發力算法。

去年佳明收購了頭部運動健康生理數據分析公司Firstbeat,全球幾乎所有運動可穿戴設備廠商,都曾使用過它的算法,其中就包括頌拓、佳明等在可穿戴式智能設備領域的主要競爭者。業界認為佳明的這個舉動對行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對競爭對手來說相當於卡脖子。在收購完成後,頌拓已經不再和Firstbeat合作,而是轉向了算法公司LifeQ。

而華為大手筆投資多個運動健康實驗室的作用就在於模擬各種運動環境,進行測試,最終產出算法,可以說華為對健康實驗室的大手筆投資,本質上投的就是算法。成果之一就是華為跑步手錶HUAWEI WATCH GT Runner背後的跑步運動訓練體系“TruSport”。今年,其關聯公司深圳哈勃科技還入股了跑步數據算法公司深圳永動科技。可以預見,在未來在算法方面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智能可穿戴的核心競爭力已經不在硬件本身,而在於硬件背後的服務。事實上,僅僅在一兩年前,除了蘋果這個老大之外,大多數的智能手錶從本質看都是功能型手錶,甚至可以被視為帶屏幕的手環,而能安裝App的智能手錶還很少,更多的手錶只搭載廠商自己的訂制功能。但和2012年智能手機爆發期的劇情類似,隨著智能手錶這個品類逐漸形成氣候,智能手錶的應用逐漸豐富,開始越來越依賴第三方軟件和應用開發商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智能手錶行業已經不但是硬件間的短兵相接,而是背後生態之間的一場“群架”。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些大廠今年都在加碼生態建設。

華米今年發布了原生智能手錶操作系統Zepp OS,並已在Amazfit GTR3等全系新品正式採用該系統,目前華米正在招募Zepp OS 首批生態共創用戶開發者;華為今年也提出了HUAWEI Health、HUAWEI Research、Wear Engine、鴻蒙智聯四大能力。其中HUAWEI Research面向研究機構開放研究APP開發框架,幫助第三方研究機構快速孵化創新應用。HUAWEI Health運動健康平台則接入了舒華跑步機等合作夥伴,成了運動健身、醫療、保險等行業的主動健康管理平台。可以預見的是,誰能搭建更豐富的生態,誰就能站在智能手錶行業的上風口。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懶熊體育”(ID:lanxiongsports),作者:范明輝,36氪經授權發布。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


◤果粉快搶◢
Apple新品直降千元 限搶3000刷卡金
iPhone13 pro Max 限時下殺中
AirPods x 犀牛盾 超值組合推薦
HomePod mini 新色上市好吸睛
蘋果新品預購 優惠專區逛起來

👉點此逛逛!更多品牌智慧手錶/智慧手環等穿戴設備,來這挑選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