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演國父得最佳男主角 「瘂弦在哪,故事就在哪」

知名詩人瘂弦11日上午在溫哥華辭世,他1965年後不再寫詩,但光靠一本《瘂弦詩集》,詩名就傳頌至今。圖/本報資料照片
知名詩人瘂弦11日上午在溫哥華辭世,他1965年後不再寫詩,但光靠一本《瘂弦詩集》,詩名就傳頌至今。圖/本報資料照片

詩人瘂弦1965年後不再寫詩,但光靠一本《瘂弦詩集》,詩名就傳頌至今。資深出版人隱地表示,瘂弦這種一本詩集定江山的功力在台灣可說絕無僅有,魅力在於他非常會用詩說故事,文字簡單不複雜,讓任何人看了都能有自己的解釋,但又無法完全了解,更覺神祕迷人。

隱地說,瘂弦最早是在1959年出《苦苓林的一夜》,之後詩作逐漸加多,書名也屢次更新,最後在瘂弦和楊牧、葉步榮、沈燕士等人共組的洪範書店,集大成為《瘂弦詩集》。之後瘂弦雖也另出評論集、書簡集等,但再也未發表詩。

「瘂弦可以用一首詩,就告訴你整個時代。」隱地說,瘂弦是個非常迷人的會說故事的人,像「鹽」靠短短數行,就寫出那個想吃飯都不得、遑論鹽的苦難年代。讀者透過他的詩,就能進入那個時代,「他人在哪裡,故事就在哪裡。」

隱地表示,由於瘂弦過人的說故事能力,他還曾寫過一篇文章叫「瘂弦不要死」,因為瘂弦若死掉就沒故事了。他讚嘆瘂弦詩作魅力在於讓讀者雖不一定完全懂,但又不致都不懂,才能在讀得下去的前提下,感受到文字的特別與迷人,不像許多詩讓讀者完全不知所云,「所有讀瘂弦詩的人都會被他迷住」。

隱地舉例,瘂弦在1960年代寫過以阿拉伯、羅馬等各國城市為題的詩,當時在那戒嚴年代,瘂弦其實根本沒去過這些地方,但他憑想像照樣寫得栩栩如生。多年後,瘂弦終於去了他寫的這些地方,說「這跟我詩裡寫的也都差不多!」可見瘂弦說故事功力。

他認為,瘂弦這種功力和念政工幹校影劇科出來也有關,當年瘂弦擅表演,在校內曾在「國父傳」演國父得最佳男主角。而瘂弦為何後來不寫詩,隱地認為也與念影劇、懂心理學有關:此後再也不寫,吸引力永遠在,成為一則傳說;如果繼續寫,反而不稀奇。「他不寫,這才是真有學問,是高招。」

在瘂弦任職聯合報副刊主任時擔任編輯的作家蘇偉貞則說,瘂弦詩風看似很甜,整個人待人也很甜,但她覺得,由於瘂弦青少年時期就離家成為流亡學生的背景,其實一直跟人有種距離。

她認為,那是種因為從小就得靠自己養出的尊嚴,在動盪人生的歷練中學會如何保持安全感。比如瘂弦在報社每收到一封信,都會複印三份以上留底;任何時候也都挺直腰桿,不論走進電梯或辦公室,時時刻刻姿態都挺拔得像要登台演出,待人也都很有節奏感,招呼、握手、笑語都很有章法。

蘇偉貞說,同樣的節奏感,也讓瘂弦講故事非常出色,同樣一個笑話,瘂弦講30遍都還是很好笑。她認為與其說這出於影劇訓練,更可能是瘂弦視野與眼界的開闊與深刻。但也是這深刻,讓瘂弦一直有種距離感,因此許多人會覺得瘂弦如水,裝到任何容器裡看來都很適切清澈,但也沒人能真的理解他。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蜜月旅行該搭商務艙嗎?過來人曝1關鍵:刷下去不後悔
淋浴時順便尿尿可以省水?婦科醫揭「2負面後果」警告千萬別這麼做
傳產vs外商!「年薪80萬值得北漂嗎」?兩派網友掀論戰
MLB/摸頭殺+無限稱讚 大谷翔平:由伸完全壓倒了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