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股市名人「海哥」受重傷!走過3年低潮,生技股透出曙光
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過去3、4年,生技產業最夯的題材莫過於「免疫細胞療法」。投資人只要聽到PD-1、CAR-T、T細胞,這些與免疫細胞療法有關的專有名詞,彷佛看到大筆鈔票飛過眼前般,不禁怦然心動。加上台灣衛福部去年通過了「特管法」,允許國內醫療院所進行細胞免疫療法(編按:但僅限於自己的細胞),更為這股投資風潮起了推波助瀾之效。
殊不知,在生技股投資戰功彪炳的「生技大戶」「海哥」林滄海,就在Car-T這部「車子上」栽了一個大跟斗!
據熟識「海哥」的人士透露,「海哥」3年前投資了一檔台灣一度最火紅的免疫細胞療法概念股—生控基因(興櫃代號為6567,已撤銷掛牌)。生控宣稱研發出一種「特殊免疫療法」的全新技術,可誘發人體內的T細胞針對癌細胞抗原展開摧毀攻擊。
披著CAR-T這件黃袍,生控於2016年1月掛盤興櫃後,一個月內即衝上179元,但股價自此江河日下。2018年底,生控股價跌至1.6元,因沒有券商願意輔導,黯然撤櫃。
另一個台灣生技股投資聞人徐紅照,曾經名列浩鼎前十大股東之列,去年他捲入泰福生技股票興櫃轉上市競拍流標的內線交易。徐紅照因在收盤前提早得知流標消息、及早賣股,為區區僅99萬元避險獲利被判1年10個月,雖因他主動認罪得以緩刑,但其對生技股投資可能也將轉趨低調。
隨著「海哥」慘賠,徐紅照涉內線交易,台灣生技產業資本市場也進入連續第三年的「飢荒年」。從2014年中的1兆元總市值高點計算,上櫃生技股指數距最高點至今已大跌46.5%,然而與此同時,台灣生技產業資產市場也悄悄地掀起了專業法人時代的新序幕!
首先點火的是2016年成立,規模高達1千億元新台幣,隸屬於國發會旗下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2017年底,該基金注資電子通路轉型為再生醫療生技公司的三顧1億元;旋即在2018年,產業創新轉型基金透過私募方式,與中華開發旗下私募基金聯手買下醫材廠雃博17%股權,協助其拓展海外市場。
接著2018年3月,摩根士丹利旗下私募基金宣布以每股84.74收購醫材公司百略,總收購金額達93億元新台幣。2018年6月,屬於國家級投資公司的台衫投資公司,繼第一檔鎖定物聯網的「水牛一號基金」後,又成立專門鎖定生技產業的「水牛二號基金」,規模達59億元,目前主要投資標的計有生物相似藥廠台康生技。
以前,投資人投資生技股,喜歡跟的「大戶」如潤泰集團尹衍樑、永豐餘何壽川,或者「主力」林滄海、小S公公許慶祥的腳步走。如今,大戶與主力呼風喚雨的時代逐漸遠颺,取而代之的是專業法人的時代。
生技股財報天后—資誠聯合會計事務所副所長曾惠瑾指出:「生技股投資專業知識門檻太高、回收期長、但潛在報酬可觀,比較適合法人參與。」她呼籲:「主管機關應鼓勵投信成立生技ETF或主動型基金,讓對生技與製藥有興趣的散戶投資人也有參與機會。」
臨床進入三期、甚至拿到藥證 法人:生技股投資價值慢慢浮現
可惜的是,目前發展的風風火火的台灣ETF市場,連一檔針對本土生技產業的標都付之闕如(編按:唯一一檔生技ETF是群益納斯達克生技ETF)。至於主動型生技醫藥基金,主力資金部位也放在海外生技股,對台灣持股甚微。
不過在連續經歷3個荒年後,台灣生技產業已經逐漸走出陰霾,露出曙光,不僅是授權給國外藥廠案例顯著增加,許多台灣新藥與學名藥的臨床進度也進入三期或藥證申請階段。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是,生技資本市場「脫虛向實」的發展,可望獲得算盤撥得精明的專業投資法人愈來愈多青睞!
統一投顧生技產業分析師張立群指出:「生技股過去3年市值直直落,但獲利卻步步墊高。」他強調:「3、4年前,許多新藥都還在臨床1、2期,現在已經有不少進入三期,甚至拿到藥證…。台灣生技股投資價值慢慢浮現了!」
尤其,在經歷過基亞解盲失敗與浩鼎翁啟惠官司事件後,生技公司也學到了寶貴教訓,變得愈來愈務實。
以浩鼎來說,原本雄心壯志想要治療所有乳癌的OBI-822,在2016年解盲結果不如預期後,卻發現OBI-822 在三陰性乳癌具有頗佳療效,於是改變臨床實驗架構,轉以治療三陰性乳癌為主。
前富蘭克林生技基金操盤人廖昌亮分析,三陰性乳癌雖僅佔所有乳癌患者15%,但乳癌畢竟是大癌症,全球患者眾多,加上OBI-822治療三陰性乳癌被定為為一線用藥,將來如拿藥證,市場也頗可觀。但他提醒:「臨床三期長路漫漫,浩鼎做完三期也要是2025年後的事。」
基亞的轉變也很大,2015年治療肝癌的新藥P1-88三期臨床解盲失敗後,公司高層以減薪以及人力縮編來應對驟變。過程中,董事長張世忠盤點之前公司做過的研發與轉投資,與旗下轉投資公司高端疫苗聯手鎖定細胞再生療法再出發。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基亞13年前為了分散風險而與日本Oncolys合作開發的抗癌溶瘤病毒藥物,竟在今年四月成功授權給國際大藥廠羅氏旗下公司,總授權金額高達新台幣140億元,創下台灣新紀錄,基亞可分得3分之1授權金約46億元,未來可逐年入帳。
精打細算 布局看到得也吃得到的商機
現階段如何布局生技股,專家們建議,應務實地篩選「看得到也吃得到」的商機!目前,在台灣,65歲以上人口佔健保人數雖約10%,卻使用逾40%的門診健保給付。舉例來說,高齡者常見、需要仰賴洗腎維持生命的慢性腎臟病,一直就高居健保支出疾病別之冠。
台灣洗腎產業從藥物、醫材與洗腎中心的供應鏈完整;其中,寶齡富錦用於洗腎病患的降血磷用藥—拿百磷,不僅已取得台、美藥證,目前也在中國進行三期臨床中,取得中國藥證機會不小,而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洗腎市場,使寶齡富錦成為許多生技分析師眼中的黑馬。
此外,結合台灣電子業原有優勢的數位醫療商機亦受到關注。這其中,生理監控器材廠醫揚,其背後擁有華碩與研華等股東陣容,使其在技術整合、日後布局智慧病房具有優勢先發地位。醫揚股本僅二億元,去年EPS達9.7元。
預計2017年至2025年之間全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70%、1年後預計市場規模將達341億美元的生物相似藥市場,同樣也是「看得到也吃得到」的市場。儘管這個市場製藥大廠爭相卡位,但台灣生技產業從代工與利基性生物藥突圍,也有不小機會分到一杯羹;指標公司以台康生與泰福-KY為代表。
經過三年飢荒期的洗禮沉澱後,台灣生技產業的「生存者們」以更經得起考驗的技術、更札實的獲利、更實惠的評價迎接未來的挑戰。對生技股已不必過於悲觀,但也需如履薄冰謹慎以對,記取教訓不隨熱門題材起舞,才是穩健獲利之道。閱讀全文
本文為精采摘要,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76期)
更多今周刊文章
更多財經相關新聞
11製造業鬆綁七休一 闖關再敗
潤寅詐貸案離奇三疑點…可當教材了
大客戶變心!台積電肥單1理由敗給三星
全球湧越南設廠 台灣衣鞋廠反其道而行
7月保險吹降息風 受影響保單超過350張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暴瘦7公斤 謝忻痛哭祭拜恩師
突破僵局了 曠職空服暫改空班
飯店突停業 準新娘在路邊大罵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