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孟加拉虎、美洲野牛過世 台北動物園不再引進改收容瀕危物種

繼9月2日台北市立動物園白犀牛「犀敏」(44歲)、孟加拉虎「新春」(23歲8個月)因年老多病離世後,台北動物園最後一隻美洲野牛「角娃」(24歲10個月)也於昨(4)日與世長辭。

台北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美洲野牛角娃於1999年10月在園內出生,在動物園度過了24個年頭邁入老齡,是台北動物園老齡的個體之一。

北市動物園稱讚角娃非常聰明,過去規定偶蹄獸需打口蹄疫疫苗,每到打疫苗的時間,角娃聽到前來施打疫苗的獸醫車輛靠近的聲音就會躲到牆後,讓獸醫找不著,但其他獸醫過來看牠時,卻都一副沒事的樣子。

6年前角娃被診斷出白內障、青光眼、胃腸道消化吸收效率差等疾病,北市動物園調整牠的飲食,如給予鮮狼尾草、草食獸益生菌、綜合維他命等食物或補充品;鋪設牛床墊、減少環境變動等,讓視力不佳的角娃能在熟悉的環境中舒適生活。

白犀牛犀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白犀牛犀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孟加拉虎新春。(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孟加拉虎新春。(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44歲白犀牛犀敏與23歲孟加拉虎新春,同樣因為不敵歲月時光在2日相繼過世。

「臺北市立動物園政策白皮書」指出,近年來國際對動物園在圈養野生動物的保育與教育意義、圈養動物的福祉等有所質疑。

「動物園不是把動物圈養起來,而是應該與國際保育計畫整合,照養更多在野外有生存困難的動物。」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明,台北動物園從2005年就提出轉型的願景,目前正積極接軌國際,成為保育瀕危動物的場域。

曹先紹透露,在孟加拉虎新春過世後,預計將利用過往照養老虎的經驗與現有的場館,協助保育更多如3月入住動物園的馬來虎那樣瀕危的典藏物種。

而美洲野牛角娃所在的溫帶動物園區,則因為氣候、空間需求等限制,尚待進一步規劃,但預期可能會用以保育蒙古野馬。

此外台北動物園表示,近年他們也重新思索該如何教育民眾,期望透過新的環境、場館設計感動學生、遊客,以埋下保育行動與永續觀念的種子。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端午節台北動物園特製冰粽 讓動物享用消暑
大猩猩搥胸音頻發警訊 為避戰而非叫陣
逛動物園3大NG行為 勿對動物丟東西、餵食、發出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