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不吃外食竟高血脂!自己煮較健康?醫師盤點地雷:燙青菜這樣也危險
30歲的林小姐因為過去從事輪班工作,生活作息日夜顛倒,睡眠總是不足。3年前她為了養生,開始重視身體健康,轉換到生活較為規律的職業,並自己準備便當。不過最近的健檢結果卻發現她竟然膽固醇過高,讓她感到十分疑惑:「明明已經3年多沒吃外食了,怎麼還是高血脂?」
以為自煮很健康,統計結果揭真相
一般人普遍認為,外食的熱量和油脂含量比自己煮的食物來得高,因此膽固醇增加的風險也較高。但調查發現,外食族高膽固醇的比例為58.3%,而自煮族為48.9%,兩者的差距並不算大。
看更多:微波食物會致癌?譚敦慈點名4種容器才是原凶!毒物權威加碼電鍋加熱也危險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黃欣寧指出,許多民眾自認吃得很清淡,但常購買半成品回家加工,如雞米花、豆包,甚至是龍蝦、大閘蟹等海鮮食材。他們以為只要自己煮的時候不用油炸的烹調方式,就算是「輕食」或「低熱量飲食」,但實際上,可能買回來的這些半成品食物,本身就是高油、高鹹和高糖食物,本身醬料中所含的膽固醇和鈉、糖都非常高。如果不注意食物的攝取量,很容易就超過每日建議的300毫克標準,導致膽固醇居高不下。
選擇外食也能吃得健康
黃欣寧醫師表示,如果是為了節省時間而選擇半成品,不如直接購買外食,但要挑選正確的食物。許多半成品若沒有仔細挑選,往往含有高鈉和高油脂的成分。她舉例,自己在採買食物時也常看到不少人選擇料理包時,會選擇平常自己相對不太好煮的料理,例如像糖醋排骨、糖醋魚,或是三杯或紅燒口味的食物。
而糖醋的料理一般食材都會有裹粉漿、油炸,接著糖醋醬汁有油、糖、鹽、醬油,最後還要澱粉勾芡。而三杯或紅燒料理也是要很多的油爆香、醬油和糖等高鈉高糖調味,以為買回家自煮就很健康,結果其實是在家「吃外食」,一樣吃進高膽固醇和糖、鈉。
看更多:糖尿病整餐水煮、吃太油都不好 營養師揭吃對好油黃金比例
自煮燙青菜拌豬油、拌鹹醬 血脂、血壓超失控
黃欣寧說,她也遇過天天自己煮,而且都選擇用清燙、清蒸料理的阿婆和阿公,血壓卻不斷飆高、完全失控,高血脂也很難壓下來,後來才發現阿公阿嬤燙完青菜很拌喜歡豬油,或是喜歡「拌醬」,吃飯時喜歡把菜汁、肉汁拌在飯裡面,吃進高鹽和高油,難怪血壓和血脂都失控。
相較之下,黃欣寧認為,即使是吃外食,如果選對食物,反而比自己烹調不健康的半成品更有助於控制膽固醇。她建議,如果想要節省時間,到自助餐店多選擇青菜類,而肉類則要避免油炸類的食物,選擇白斬雞、清蒸魚等,或是滷雞肉等非油炸及有太多醬料的肉類,吃外食也能吃得健康。
黃欣寧醫師建議,在外食時只要避免攝取紅肉類,如牛肉製品,因為其肉與油脂難以分離;另外,內臟類食物也是下酒菜的常見選擇,應盡量避免。此外,帶殼的海產類同樣需要注意,因為它們往往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避開這些食物,就不容易踩到地雷。
烹調方式影響營養素攝取
儘管如此,黃欣寧醫師仍鼓勵大家盡量自己下廚,只是在選擇食材和烹調方式上要特別留意。她說明,烹調方式會影響食物的營養素含量。如果選擇自行烹調,建議以水煮、清炒或蒸煮的方式為主。
而在選擇食物半成品調理包時,黃欣寧醫師提醒,要避開的食物主要是加工類和某些外食選項,例如難以分離肉和油脂的紅肉類製品、內臟類、帶殼的海產,以及紅燒或糖醋類的料理。這些食物通常在烹調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分和飽和脂肪,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的高糖、高油和高鈉食物。
看更多:外食族較短命?研究揭三餐老是在外死亡風險高5成 名醫教破解法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黃欣寧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秋天能喝仙草茶?加1物驅寒、助消化 幫助皮膚保濕
颱風天做什麼好?拿蘋果做點心 營養師建議2種人「這樣吃」低糖也美味
大骨湯能補鈣?鈣含量不如黑芝麻和豆乾!常見高鈣食物快收下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