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血有淚的肺腑之言

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

為了再起革命,推翻袁世凱的專政,流亡日本的國民黨人,有急進與緩進不同的意見。主張急進者,有中華革命黨的成立;主張緩進者,有歐事研究會的組織。前者為孫中山所領導,後者奉黃興為首領。兩派分道揚鑣,且時有互相排斥情況。

主張緩進的理由,是認為二次革命之前,國民黨擁有十餘省地盤,有千萬之款可以籌集,有三四十萬軍隊可以調用,尚且不能抵抗袁氏;今已一敗塗地,有何勢力,可以革命?革命進行,究竟有何辦法? 這是一種悲觀的看法。

終有成功之一日

孫中山本其不斷進化的信念,持以樂觀的看法,認為自辛亥革命成功以至失敗,不過兩年;如果追想三年以前的事,可知那時革命黨人都是一班亡命之徒,何嘗有地盤,何嘗有錢,何嘗有兵?而且這次失敗,比之兩年以前較有信用和經驗,決無灰心的理由。 就倒袁的難易度而論,認為必不遠待五年以後便可成功。原因是民困不蘇,匪亂不靖,軍隊驕橫,執政荒淫,四者有其一,即足以亂國,袁氏兼而有之。故其必不能久。

孫中山樂觀的態度,當時也曾致信同志鄧澤如,說明他的看法。信中說:

此次失敗以後,自表面觀之,已覺勢力全歸烏有,而實則內地各處,其革命分子較之湖北革命(指武昌起義)以前,不啻萬倍。而袁氏之種種政策,向能力為民國製造革命黨,解散國省縣議會,裁撤南方軍隊,自以為此策得矣。不知逆天者必受殃,害人者終害己,此被裁撤之議員、兵士能安然不變乎?始皇以蓋世之雄,內則坑儒焚書,外則築長城以逐胡,而乃二世而滅。袁氏對內,則不如始皇之威也,其對外則不如始皇之武也,……烏能久哉?

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則終有最後成功之一日。

這真是有血有淚的肺腑之言!

陳炯明之變,是孫中山革命以來最大的一次挫折。 從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到八月九日的五十三天時光中,蒙難永豐艦於珠江,在酷熱的氣候下,槍林彈雨中,與叛軍作戰,其所表現的處變不驚,臨危不亂的精神,充分顯示大革命家的風度。隨同在艦的同志馬超俊有一段生動的回憶如下:

永豐艦開過車歪炮台,兩岸叛軍集中炮火攻擊,國父親立甲板上指揮,神色鎮定,儼然久歷戎行,並且頻頻吩咐我們;子彈要愛惜,瞄準了才好放。但叛軍炮火過密,士兵及衛士已倒斃數人,大家苦勸他才肯下艙去。邊戰邊走,還沒到白鵝潭,大家不放心,喊馬湘下艙看國父那裡去,回說在房裡看書。我們都以身貼著鋼板作戰,血污沾了一身,聽說總理(孫)還在看書,心裡不免暗笑;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尚有此閒情逸致來看書。

此亦印證胡漢民所說的:「每遇失敗或至拂意之事,為他人所難堪者」,「余等每有乞靈於詩詞小說,以為消遣;先生(孫中山)則正於其時取專門研究之巨著而細讀之」。

八月九日下午,孫中山離永豐艦,轉搭英國漢摩砲艦赴港。出虎門要塞,至此方離廣州。謂幕僚曰:「不圖吾與君等,竟得脫險以有今日,一息尚存,此志不懈,民國責任,仍在吾人身上,不可輕棄,以自身初心也」。十四日上午,到吳淞口登陸,在岸歡迎者數千人。下午召集同志,討論時局問題。

八月二十四日,對報界人士談話,謂「武人挾多槍以自固,以凌人,如袁世凱之稱帝,即其一也。今武人(指陳炯明)尚有學袁者,但力量不及袁,充彼等之私欲,直欲割據自雄,以言統一,必無所成」。

諺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孫中山這次大難,較之二十六年以前(一八九六)倫敦蒙難更有「後福」。其聲望從此加驟提升,至一九二五年逝世前後,聲望達於頂點。正如陳天華二十年前(一九○五)所言:「實為世界之大人物」。

先破壞而後有建設

本文所提出的孫中山三大領導風格:一、交遊廣眾,有志一同。二、滔滔雄辯,聽者悅服。三樂觀奮鬥,百折不撓。並不足以概括孫中山領導風格之全部。但此三、者實其領導風格中之重要部分。與其革命運動三大工作要項之運作,則有密切之關係。所謂三大工作要項,立黨、宣傳、起義是也。孫中山之〈中國革命史〉云:

余之從事革命,建主義以為標的,定方略以為歷程,集畢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撓。求天下之仁人志士,同趨於一主義之下,以同致力,於是有立黨;求舉國之人民,共喻此主義,以身體而力行之,於是有宣傳;求此主義之實現,必先破壞而後有建設,於是有起義。

因此,本文參考眾所論述,就其活動情?,與此三大工作要項有關者及其作用,歸納為上述之三大領導風格。就立黨言,欲求主義之同趨,須有志同道合之友為基礎,進而集合全國之英俊,以成革命大團體,而交遊廣眾,有志一同,乃為必要也。就宣傳言,欲求主義之共喻,言論鼓吹,乃為重要之媒介,除談話、撰文外,而對眾演說,在能使人心悅誠服,其滔滔雄辯,言人欲言,博辨詳明,使人澈悟,更能宏大效果也。就起義言,欲求主義之實現,須有失敗不餒,愈挫愈勇之精神,故樂觀奮鬥,百折不撓,始能取得最後勝利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