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酵素的塑膠"一般環境可分解 中山大學研究奪金

聚乳酸PLA的顆粒,接下來是酵素,酵素我們選擇使用是脂肪酶。」

使用特殊溶劑與酵素融合,在室溫下製作出包埋酵素的聚乳酸薄膜,薄膜製成線材再以3D列印成塑膠小漏斗,從縮時攝影清楚發現,左邊一般PLA材質跟右邊酵素小漏斗,同樣高溫下小漏斗可自行分解。

中山大學環工所學生 楊子瑩:「PLA薄膜材料製成一個,可以使用在3D列印機的線材,來製作出各種塑膠製品。」

中山大學環工所副教授 張耿崚:「現在我們的實驗結果裡面,假如我們適當包埋塑膠,大概可以21天分解80%以上。」

在同樣溫度下,酵素的聚乳酸薄膜,不到1個月就能自行分解,反觀PLA(聚乳酸)相對條件,還需要堆肥和溼度達80%~90土壤,而且半年才能完全分解。限制大。

中山大學環工所副教授 張耿崚:「PLA(聚乳酸)它有一些局限性,丟到河川裡面,公園或是綠地裡面,其實它是不會分解的,跟一般塑膠是一樣的,一樣會造成塑膠汙染。」

中山大學環工所學生 黃裕文:「目前我們主要就是研究可分解,耐用性的話,這地方我們還要做突破。」

研究出可分解塑膠,奪下計創意暨發明展金牌,為環保創下新的里程碑,期盼能取代傳統塑膠,在兼顧便利性的同時,降低對地球環境的危害。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拜早年!人醫會前進雲林往診
考古挖啊挖到寶 國寶級人獸形玉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