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密集排審財劃法 藍委:是幫賴清德與民進黨實現政治承諾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本周連續三天開會都排審「財政收支劃分法」,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指出,賴清德總統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曾經承諾行政院要提出財劃法草案,給地方政府更多的經費可以運用,「這是25年來,台灣最接近憲法地方自治精神,以及賴清德修改財劃法政治承諾的時刻。
李彥秀指出,2012年賴清德擔任台南市長期間,多次疾呼中央政府修改財劃法,2017年擔任行政院長時,賴清德更承諾,行政院要提出草案,給地方政府更多的經費可以運用,因此現在修改財劃法是幫賴清德與民進黨實現政治承諾。
李彥秀表示,現行制度讓中央集權又集錢,地方政府卻活得像乞丐一樣,所有權力與資源中央政府一把抓,「中央統籌分配稅款與一般補助款」占「國稅」比例不斷下降,整體規模已從2014年的33.5%下降至28.1%。地方政府施政與長期規劃,都必需要看中央政府的臉色,讓地方政府活得跟乞丐一樣,仰仗中央政府「關愛的眼神」過日子,完全背離民意,漠視人民的需求。
此外,現行制度也缺乏制度性分配,讓縣市政府照顧民眾的政策,反而要受到懲罰。李彥秀舉例,為了拉攏年輕選票,賴清德加碼私立大專院校學費一年3萬5千元,一年預算高達219億元,而桃園市以及苗栗縣,加碼營養午餐、生育補助經費,卻遭到中央分別扣減1億元、8千萬元的補助款,請問這樣公平嗎?這樣合理嗎?
國民黨提案將「中央擴大統籌分配稅款」由5,777億元調降為3,208億元後,中央、地方的財政劃分由現行七五比二五,調整為六十比四十,李彥秀說這是最理想的「黃金比例」,各縣市可以依據人口結構、產業發展、需求差異以及政策目標不同,因地制宜進行更長遠的建設規劃與社會福利。
李彥秀強調,財劃法的修正,是落實憲法對於「地方自治」的保障,精進財源分配的制度化,避免地方建設淪為中央政府的禁臠,民進黨消極抵抗,以拖待變,根本就是把「補助款」當作是執政黨選舉綁樁的工具,當成是賴清德2026年大撒幣的小金庫,完全不顧區域的均衡發展,不顧台灣人民的公平與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