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爆82例「非醫護問題」!醫揭4種人「不通風、空間小」風險最高:口罩也亂戴

記者江宜潔/綜合報導

自桃園機場群聚爆發後,台灣這一波疫情持續延燒,昨(22)日本土新增82例更破今年記錄。重症醫學專科醫師黃軒對此表示,大家都認為防疫「最危險群」是醫護人員,但其實有「4種人」也同樣面臨超高風險,尤其他們長時間待在既不通氣又窄小的空間,很容易釀成破口。

自桃園機場群聚爆發後,台灣這一波疫情持續延燒,昨(22)日本土新增82例更破今年記錄。(圖/王必勝臉書)
自桃園機場群聚爆發後,台灣這一波疫情持續延燒,昨(22)日本土新增82例更破今年記錄。(圖/王必勝臉書)

黃軒昨日上午在臉書指出,全球各地在疫情大流行下忙於處理COVID-19防疫工作,對於「邊界」防範措施很嚴苛,但寬闊的邊界線根本就防不勝防。事實上,許多人認為防疫最危險的是醫護人員,不過全球一旦開始發生大流行後,地勤人員、航空/機務人員、海運人員、移工人員等,也都是防疫高風險族群。

以「防疫模範生」新加坡為例,當初外界都羨慕新加坡政府對人民很好,家家戶戶送囗罩又人人補助經費,但新加坡卻忘記境內有「近百萬名外勞」。起初,他們並不在乎這些外勞,直到大爆發終於受不了,不管這些外勞合不合法都得積極處理他們緊密又複雜的居住環境,「只是當時一切都太遲了,真的是一發不可收拾!」

此外,黃軒直呼大家一開始都會聚焦在醫護人員、航空人員身上,殊不知既不通氣又最窄小的空間,就是航行千里的海運人員所待之處,然後到了每個港口都得上貨、下貨、維修,且這些船員若船行好幾個月,就是幾個月緊密生活在一起,因此「海岸線」很容易釀成破口。

在Omicron病毒橫行全球之際,這些船運從一個高風險國家到另一個高風險國家,且船上大部分又不太會像飛機一樣,防疫規格高、組員防護裝備齊全,甚至這些高風險在登入港囗後也不會落地採陰,長時間下來就會成為防疫破口。

許多人認為防疫最危險的是醫護人員,不過全球一旦開始發生大流行後,地勤人員、航空/機務人員、海運人員、移工人員等,也都是防疫高風險族群。(圖/中天新聞)
許多人認為防疫最危險的是醫護人員,不過全球一旦開始發生大流行後,地勤人員、航空/機務人員、海運人員、移工人員等,也都是防疫高風險族群。(圖/中天新聞)

黃軒分析,這些海運人員幾乎都是從高風險地區進來的,而「高風險」也代表該國的疫情失控、到處傳播,不論他們是從合法管道入台灣,亦或護照是哪一種。此外,「無症狀傳播」也為全球疫情擴散嚴重的主因,這些移工大多非老弱、生病者,反而年輕力壯體格好,這樣體質的人正是無症狀傳播的最大族群。

再者,不管是海運或移工人員,他們的生活環境都有共同點,像是:長時間待在小空間、密集接觸等,這些都是群聚感染的好時機,尤其在每天生活工作範圍內毫無社交安全距離可言,有些人員根本不戴囗罩,即使戴上口罩也都亂戴,反正沒人監督管理這些,因此在密集空間內缷下口罩,一起吃吃喝喝又大聲說話,在疫情大流行中都是危險行為。

黃軒對此提醒,「防堵」不只針對機場,海上岸邊、陸路邊界等也得同規則處理,因為最脆弱的邊界漏洞都可能造成防疫大破洞,而當病毒進入社區後,長時間在小空間密集接觸的移工也會出來,尤其無症狀傳播在Omicron病毒大流行下,很容易在各國發生,我們得引以為戒。

《中天關心您|疫情期間請多留意自主健康及不實訊息》
◆防疫專線:1922/0800-0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