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透視集--執意要「搞軌」

自從行政院提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後,外界的質疑聲就不曾停過,尤其是占前瞻計畫經費半數的軌道建設,更是外界批評的焦點,咸認是未顧及台灣少子化趨勢以及只重硬體不重軟體的落後思維。面對排山倒海的負評,府院不僅不改其志,反而認為質疑者都是斷章取義,才會誤認為前瞻不夠前瞻。只是事實真是如府院所認定的如此嗎? 被視為斷章取義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前國策顧問郝明義與行政院發言人之間的交鋒。郝明義日前宣布全面檢視前瞻計畫的連署達標,並提及上次和行政院長林全的會面內容,希望雙方能公開討論條例內容。對此,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回應表示,郝明義引用林全的話是斷章取義,並出示行政院對前瞻基礎建設的說明書,且不斷反問郝明義所指一個字好幾億,是不了解還是沒看到? 不僅如此,蔡英文始終認為外界反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是因為行政部門本身溝通不足讓外界因不瞭解而反對,所以除了自己到各地視導時一再強調前瞻計畫的必要性外,更要求府院黨要加強宣傳。對此,民進黨「前瞻文宣小組」特別將前瞻計畫濃縮成圖文並茂的22頁「前瞻手冊」,並印製10萬本開始發放,作為民代或首長未來下鄉溝通的工具。 印製宣傳手冊無非是希望透過化繁為簡,以圖像化、口語化、問答方式,讓民眾更容易貼近前瞻計畫。然而只要看到民進黨立委蔡易餘和嘉義水上鄉長劉敬祥日前在前瞻基礎建設說明會上建議,將嘉義火車站遷移到縣市交界靠近北回歸線附近區域,引起網路一片批評聲,就可知道問題不在宣傳,而在實質內容。由此可知,前瞻計畫尤其是軌道計畫離民意有多遠。 蔡英文政府要求所屬努力宣傳,完全不理會外界要求重新評估的聲音,擺明了就是執意要「搞軌」。看來選民只能用選票教訓離民意愈來愈遠的政黨及個人,否則別無他法。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