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虛標實型高血壓 前期重治實熱

時序入秋,早晚溫差逐漸增大,高血壓族群要小心控制血壓。49歲業務員徐先生,平常工作繁忙,應酬多、作息不正常,去年健檢時發現血壓飆高,服用西藥控制血壓;因擔心此後要長期服藥,到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諮詢,吳佩青醫師診斷為本虛標實型的高血壓,經中藥調理、調整飲食作息並多運動,三個月後逐漸停用西藥,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 徐先生以前喜歡吃澱粉類食物,三餐不定時,常以麵包果腹,有時則與客戶應酬,大魚大肉,沒有運動習慣。由於他有高血壓的家族史,雖然沒有出現什麼症狀,但去年健檢時發現收縮壓將近200mm/Hg、舒張壓將近100mm/Hg,到心臟內科求診,每天服用兩顆降血壓藥物。 吳佩青醫師診斷為本虛標實型的高血壓,前期以中藥治實熱、後期加強補虛,血壓控制穩定,三個月後逐漸減量、停用西藥。 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2至104年統計顯示,全台灣粗估有462萬成人(18歲以上)罹患高血壓,大約每4人就有1人,其中18~39歲的年輕患者約有36萬人,大約每21人就有1人,顯見高血壓並非中老年人的專利,有年輕化的趨勢。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症狀,許多人是在量血壓之後才知道血壓高;少數人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眼花、肩頸痠痛或睡不好等情形。 高血壓在中醫常見的病性為「本虛標實」,陰陽平衡失調。身體某些部位的循環變差,養分及氧氣不足形成虛證,長期下來,身體偵測到該部位的能量不夠,就會調高血壓讓養分及氧氣送至該部位,而調高血壓就形成實證。 對於血壓偏高的民眾,吳佩青醫師建議,按壓幾個穴位能輔助降血壓,例如頭頂的百會、手背上的落零五以及耳後的降壓溝。 飲食多攝取高鉀低鈉的食材,芹菜、白菜、番茄、木耳、海帶、菠菜、薺菜都是很好的選擇,注意少油、少鹽、少糖,太鹹或太辣容易讓血壓升高。避免熬夜、作息正常、多運動。此外,平日搭配藥膳茶飲,也有助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