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1000大論壇》新南向成台灣最大海外投資地,出口成長5成… 國貿署副署長:用客製化服務,建立信賴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指出,新南向地區已超越中國,躍升為台商最大海外投資地,台灣應鎖定東協需求,提供協助其經濟發展的企業夥伴,盼台灣與南向國建立互惠、信任的合作關係。(今周刊整合傳播部提供)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指出,新南向地區已超越中國,躍升為台商最大海外投資地,台灣應鎖定東協需求,提供協助其經濟發展的企業夥伴,盼台灣與南向國建立互惠、信任的合作關係。(今周刊整合傳播部提供)


近年台商因應美國去中化策略,積極佈局東協。《今周刊》6月6日舉辦「開創東協新版圖,航向亞太新時代」2024東協台商1000大調查暨論壇,分享東協市場新趨勢。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副署長李冠志與會分享,新南向地區已超越中國,躍升為台商最大海外投資地,台灣應鎖定東協需求,提供協助其經濟發展的企業夥伴,盼台灣與南向國建立互惠、信任的合作關係。

近年全世界對東協的直接投資持續成長。聯合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全球對東協投資金額成長高達96%。而台灣也把握機會,自2016年起推動新南向政策。和2016年相比,2023年台灣對新南向地區貿易總額成長了59%、出口金額成長5成、出超成長2成4,顯示台灣在新南向地區的商品貿易競爭力有所提升。

李冠志說,近年地緣政治劇烈變化之下,我們擁有非常開放的民主政治,並在科技、經濟各方面都有卓越進展,新南向國家也有看到。「我們如何運用台灣的優勢,讓台灣變成更有特色、更民主、更自由、更具信賴關係的供應鏈,是我們看待新南向政策的重點。」

為促進與新南向國家的經貿交流,國貿署自2016年至今舉辦了近50場產業與經貿推廣活動,匯聚相關台灣廠商,讓東協國家更了解台灣的製造與科技研發優勢。例如,5月甫於印尼雅加達舉辦的台灣形象展,就介紹台灣的智慧製造、智慧醫療、低碳綠色發展、數位轉型等產業。

同時,國貿署也以異業整合的形式介紹台灣廠商。如推動石化產業時,會涵蓋上、中、下游的相關機械設備,以及終端產品在半導體領域、汽機車零組件領域等應用。

李冠志強調,台灣將瞄準目標國家所需的產業,包括綠能開發、智慧城市建設等,協助對方國家發展,並建立更緊密的互惠合作關係。

提供東協健康照護 瞄準健康產業

另一方面,隨著東協GDP快速成長,當地民眾對健康照顧、智慧生活等要求提升。國貿署也積極把握機會,透過一次次的醫院和醫療訪問團,向新南向國家推廣台灣高階醫療產業,如智慧診療、智慧醫院的系統、設備、解決方案等。

在輸出醫療產業的同時,李冠志也期盼新南向地區的民眾能慕名來台。他觀察到,現在新南向國家很多人所得非常高,消費力也很好,許多東南亞民眾也願意來台旅遊,台灣的健檢、醫美等醫療服務若能瞄準這個族群,將充滿商機。

李冠志說:「這樣的大健康產業,不只是把我們的產業帶到那邊,也藉由我們非常好的醫療整合服務,吸引他們到台灣來。希望台灣能結合新南向國家,變成一個往來密切的整體市場。」

李冠志也指出,客製化行銷服務將會是未來重點。他舉例,台積電之所以從眾多競爭者勝出,就在於積極經營客戶關係,能提供客製化的服務。這樣的信賴關係,是其他競爭者學不來、也搶不走的。因此,未來台灣要積極應用數位技術,讓企業更精準地鎖定市場,推廣產品與服務。

加強推廣「MIT形象」 成立「Taiwan Plus辦公室」

目前,國貿署已陸續推動各項政策來協助企業,包括加強推廣「MIT形象」,加碼國家形象館補助,擴大貿易金融支援,增加出口貸款規模至70億元,貸放利率減少0.5%,以及擴大輸出保險量能,提供保險折扣及免徵信費。

同時,為避免廠商在海外遇到資訊不對等的問題,國貿署也與南向國家的當地政府成立「Taiwan Plus辦公室」,這是專門服務台灣廠商的窗口,可提供投資諮詢、引介潛在合作夥伴,也協助廠商在當地尋找佈局地點,或提供相關稅務、法務等協助。接下來,經濟部也會持續舉辦產業高峰論壇,以發展智慧城市為主軸,作為下一波和新南向國家合作的重點。

「政府協助台商赴東南亞投資及佈局,已在當地創造產業聚落、促進雙邊貿易及人才交流。」李冠志強調:「未來,政府將打造更具韌性的經貿與產業,讓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屹立不搖。」


更多今周刊文章
端午敬老金、慰問金》14縣市發錢了!這縣市給最多「每人領1萬元」,發放時間、對象、金額一次看
人人都想上建中北一女…台積電前研發處長畢業後最後悔的事:只為分數念書「4個失敗別重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