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語司法通譯需求增 法部加強質與量
日前印尼漁工疑似遭虐死的案件引發外界對司法通譯的重視,隨著台灣新住民人口逐漸增加,司法通譯語言需求也越來越多元,但是目前專任通譯僅45人,實務上以特約通譯為大宗。對此,法務部表示,為了因應需求,法務部制定相關規定,辦理特約通譯教育訓練,不只加強語言能力,更要加強法律專業,且也通令檢察官必要時可向相關國家駐台機構尋求專業協助。 日前發生印尼漁工疑似遭虐死的案件,凸顯司法體系中通譯人才的重要性,根據法務部的資料,目前專職通譯僅45人,特約通譯210人,當中具備多國語言能力者約188人,共可通譯31種語言。 隨著台灣新住民人口增加,東南亞語言的通譯需求也大增,但是司法體系對於這類人才卻較為欠缺。法務部檢察司長林邦樑說:『(原音)現職通譯的部分大概對國語、台語、客語和手語傳譯比較沒問題,對於新住民語言部份恐怕比較欠缺,特約通譯一再迫切需要的原因也在這裡,我們做過調查,使用比較多的前幾種語言,分別是越南語、印尼語、泰語、英語、菲律賓語,另外就是手語,還有日語。』 林邦樑表示,為了提升通譯的質與量,法務部制定相關措施,且加強辦理在職訓練,不僅加強語言能力,也加強法律專業。 林邦樑表示,法務部去年12月23日也通令所屬檢察機關,若在偵辦案件過程中遇到特殊方言通譯需求時,可以聯繫相關駐台代表處或有公信力團體,提供通曉語言人士名單,以到場通譯,落實保障當事人訴訟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