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成南海唯一「育幼場」 最新研究揭瀕危尖齒檸檬鯊生態

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紅皮書資訊,「尖齒檸檬鯊」族群目前已達瀕危等級,在東南亞數個國家都有地區性滅絕的危機。東沙環礁為南海唯一記錄到幼鯊穩定出沒的海域,依據2015年至2021年估計,平均族群數為215隻。

由於擔憂東沙島上的尖齒檸檬鯊幼鯊有近親繁衍現象,不利族群延續,中山大學與真理大學合作研究,探索幼鯊群不同個體間的遺傳變異。比對捉放研究取得的DNA後發現,幼鯊群間親緣關係遠,幾乎都只是單純的「鄰居」。

樣本分析顯示,東沙島上的尖齒檸檬鯊幼鯊可能來自2大家族,但家族內多數是遠房親戚,僅共用當地海域作為「育幼場」。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劉商隱解釋,檸檬鯊母鯊有迴游出生地產子的習性,幼鯊會待在出生地附近淺水域成長至亞成體階段,才往較深海域移動,因此會形成特殊的「育幼場」生態。

研究團隊在東沙島觀察到,每年春天,懷孕的尖齒檸檬鯊會進入島周邊淺水區產子,因此春末夏初時都有新幼鯊報到,且「新生兒」數量穩定。

(圖/中山大學提供)
(圖/中山大學提供)

劉商隱指出,這代表東沙島為許多尖齒檸檬鯊母鯊的產卵場,更是南海重要的育幼場,過去無相關研究探討,附近也未曾發現其他棲地,更突顯東沙島的重要性;此研究也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

劉商隱表示,在漁獲壓力甚高的南海,東沙能有穩定的幼鯊族群數量,主要歸功於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管理與使用限制。

若失去這處育幼場,不僅危及尖齒檸檬鯊生存,也會迫使當地生態趨近單一化;因此呼籲東沙島的開發與觀光皆須進行完整環評,建立配套措施。

全球檸檬鯊分為大西洋的檸檬鯊(Negaprion brevirostris)及分布於印度洋與太平洋海域的尖齒檸檬鯊(Negaprion acutidens)2種,尖齒檸檬鯊棲息在沿岸潮間帶至大陸棚或島棚,經常出現在淺水礁岩、沙地潟湖、紅樹林沼澤區等,最大體長可達380公分。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雪霸昨降瑞雪 雪山圈谷積雪達10公分
台股平盤震盪 AI族群表現亮眼
美股攻高 台股同步開高直逼萬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