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淳》「侯韓會」能否「同心同德」?

林保淳》「侯韓會」能否「同心同德」?
林保淳》「侯韓會」能否「同心同德」?

【愛傳媒林保淳專欄】侯友宜韓國瑜「同框同台」,無論如何,都可以看成是侯、韓「破冰」、「和解」的起手式,但是從直播中所看到的侯、韓互動及言語,侯、韓二人能否「同心同德」,恐怕還不無疑慮。

從許多網民,尤其是韓粉的眼中看來,「侯韓會」顯然是無法消除他們對侯友宜的嫌隙與不滿的,「誠意」不足,是許多人批評的焦點。儘管所謂的「誠意」,是很難訂出一個標準的,但侯友宜自始至終沒有明白的道歉,一逕在打擦邊球,只說了「身心俱疲」等不著邊際的話,卻絲毫不提及韓國瑜當年之所以「身心俱疲」,侯友宜從中起了什麼樣的作用,這當然就會讓許多韓粉感到不滿與憤慨了。當初侯友宜以「市政」為由,以「侯侯做代誌」作搪塞,對黨提名的韓國瑜若即若離,並未以鼎力加以相助,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儘管韓國瑜當初即便獲得侯友宜的全力支持,其實也未必就一定能勝過蔡英文,這也是事實;但是雪中送炭、千里鵝毛,多少也還是會讓人感到一些溫暖與撫慰的。

平心而論,侯友宜當初的態度,就決定了許多韓粉的觀感,這點,相信侯友宜自己也應該是心知肚明的。如果韓國瑜「侯規韓隨」,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作藉口,「韓韓看好戲」,雖不免也會令人遺憾、失望,但卻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資格出來說三道四。當然,侯友宜已經「貴為」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要他拉下身段,坦承自己的不是,的確也是有點為難的。但是,侯友宜必須想到,他這次的選舉,究竟需不需要韓國瑜的鼎力相助,如果真的需要,侯友宜素有「鐵漢」之稱,男子漢大丈夫,敢做敢認,就如廉頗之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一樣,不僅可以消除兩人嫌隙,共同為趙國奮鬥,更因此而傳為美談。道歉、認錯,通常是需要有更大的勇氣的,侯友宜應當鼓起真勇,在適當的時機,不拘形式,但是卻必須明白懇切,說出應該說的話,才是道理。

侯友宜的確有「誠意不足」的疑慮,但「侯韓會」的「誠意」問題,卻不僅僅只關涉於侯友宜而已,頗有許多論者提到,韓國瑜在現場,與侯友宜互動不夠熱情,既不說「凍蒜」,也不明示「支持侯友宜」,是不是因為韓國瑜本身為黃復興的黨員,,故在趕鴨子上架下,不得不與侯友宜同框同台,其實只是虛應一下故事而已?

這樣的懷疑,其實也在暗示,不僅侯友宜誠意不足,就是韓國瑜也是假情假意,誠意缺缺的。如此一來,表面上的手拉手、高呼團結,竟自成為了一場各懷鬼胎的詭戲。我不曉得這樣的論斷,是如何禁得起驗證的。的確,韓國瑜沒有脫口說出「支持侯友宜」的話,但他呼籲大家集中選票,支持黨提名的人,難道侯友宜不是「黨提名」的嗎?有此必要畫蛇添足嗎?非得將「侯友宜」與「黨提名」區劃開來,其實還是「換侯」的心態作祟,到現在為止,還是有不少人主張「以韓代侯」的,這點,從慶會現場還有人高呼「韓總統」中可以印證出來。但「換侯」有可能嗎?姑且不說前此「換柱」的風波,使國民黨的信譽毀於一旦,國民黨再怎麼愚蠢、顢頇,恐怕也萬萬不可能重蹈此慘痛不堪的覆轍,而對韓國瑜來說,即便「換侯」,他敢大辣辣就加以接受嗎?

眾所周知,韓國瑜是國民黨中堅定不移的忠貞份子,儘管在政壇上兩次失利,但仍舊在群眾中擁有相當多的好評,人格道德,也向來禁得起考驗,其魅力至今不衰。這些認為韓國瑜是迫於形勢,不得不來應個卯的論點,其實就是直指韓國瑜也是同樣「沒有誠信」,只是會做表面工夫的人。抬愛韓國瑜,這是韓粉的熱情熱心,殊不知卻將韓國瑜難得的道德操守,一舉都給瓦解冰銷了,這是「愛韓」,還是「害韓」?

據我觀察,整個問題的癥結,絕對不是單一的,侯友宜雖難免會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遺憾,但支持韓國瑜、嫌棄侯友宜的人,早有成見在心,就是侯友宜當眾向韓國瑜「肉袒負荊」,恐怕也還是會被目為「誠意不足」的;韓國瑜的「誠意」,其實不必懷疑,但為了國民黨、為了台灣2300的民眾未來的福祉,韓國瑜是最擅於創造金句的,如何化解韓粉的疑慮,使其歸隊於國民黨,就看他的政治智慧的高度了。

侯友宜陣營,新近加入了擅長盱衡大勢、快刀斬亂麻的金溥聰,當然不可能不察覺到這個隱憂,小刀鋒銳,如何解開「侯韓」的僵局,讓侯韓不僅僅是「同台同框」,而且是「同心同德」,將是目前最艱鉅的任務。

無論社會如何評價「侯韓會」,侯韓能會,總比王不見王的疏離,強上幾分,而這正是一個良好的契機,侯友宜、韓國瑜、金溥聰,以及最重要的韓粉,能否掌握住這個契機,就是最後的關鍵了。

作者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照片來源:侯友宜、韓國瑜臉書粉絲專頁截圖。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