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基興觀點:限電,先停誰家的電?

我國已缺電。台電使出各式撇步如降頻、需量競價、啟動核電廠內的應急輕柴油機組(去年連核四廠的柴油機組也上陣)、火力電廠超載運轉、自日本緊急購買發電機組,即為證明。至於最近讓總統認為上陣就不缺電的林口兩機組?其實,去年10月26日,均以滿載方式發電,但當日的備轉容量率僅2.81%。

寄望綠電嗎?光與風兩綠電有個黑暗面,因間歇不穩(台灣年均發電時間風力33%與陽光14%),就需火電或核電隨時伺候補上,則需貼錢興建維修這些電廠。綠電越多,問題就越嚴重;此為導致惡性循環的「綠電悖論」。

德國模式可借鏡嗎?德國預定於2022年前全面廢核,因此,大力發展綠電,結果,伺候綠電用的燃燒的褐煤(最髒的能源)也是工業化國家中最多,因天燃氣較貴。風吹日麗時,德國就要付錢給用電者,因為發電太多了,需避免過多電力擠爆電網。因保證再生能源價格,也優先上電網,使得2015年德國電力用戶所繳納的再生能源稅230億歐元。最值得反思的是,德國電力屬歐洲互聯電網,所以德國缺電時,就算零備轉容量,還可隨時從法國、荷蘭、波蘭等鄰國買電,但德國仍經歷停電困境,例如,2011年各地停限電超過3分鐘的統計次數達二十萬次。台灣是獨立電網,若缺電則呼天不應喊地不靈。

國人反核主因是其風險,但經由多年經驗改進,核電是可控制的,全球使用美式核電六十年來,無一人因其輻射死亡即為證明。至於發生的世界三次核電事故,需甚多篇幅解釋,例如,美國釋出極低輻射劑量、蘇聯軍民通用設計錯誤、日本大地震的地質與地理因素;但反核者就是一再引述為台灣廢核理由,但美國興建新核電廠也延役八成舊核電廠、蘇俄外銷核電廠、日本重啟也延役核電,為何反核者只知德國個案將廢核?

2017-03-27-總統蔡英文訪視台電林口電廠04-總統府提供
2017-03-27-總統蔡英文訪視台電林口電廠04-總統府提供

總統蔡英文訪視台電林口電廠。(總統府提供)

反核者要求絕對安全,但天底下無絕對安全的設施,為了絕對安全,則需投資無限資源;要求絕對安全就得無限的防衛,則無生存的必要;絕對安全是個假議題。每天一開始,早餐時,則瓦斯爐等廚房設施絕對安全嗎?上班時,路上絕對安全嗎?有人宣稱「機率再小也不能接受」,則他不能在家(常有事故致死),也不能外出(常有事故致死);而在家與外出致死的機率,均遠大於核電事故的機率。比較各式發電,核電甚優,因福祉遠多於風險。在高速公路上,駕駛一個不小心可能導致嚴重傷亡,例如,該稍轉彎而沒轉的話,就是大災難,但是高速路上滿是車與人;我國交通事故每年幾十萬件、死亡幾千人,但有人抗爭與廢車嗎?

當前,我國能源98%依靠進口,安全儲存量方面,天然氣1至2週。2025年,我國一半發電量要靠船運進的天然氣,則萬一政治或氣候等而暫時無法進口能源(如夏天是用電高峰期也是颱風多時),國家安全堪慮。四十年前,我國建設核能電廠,主因是能源安全;安全儲存量方面,核燃料1年半。萬一政治或氣候等而暫時無法進口能源,核燃料最可靠(又稱準自產能源)。

其實,億萬年才形成的石化原料,為醫藥等食衣住行育樂原料,若拿來燃燒發電實如焚琴煮鶴。但鈾無其他用途,不用就自然衰變減少,拿來發電而非做核彈實在物盡其用與厚生正德。

最近,擔心空污聲浪響徹雲霄,高雄因「高屏空汙總量管制計畫」,將以汰換50萬輛機車,來換取台積電留台設廠;行政院又預定3年內汰除百萬輛機車,均有助於減少空污,但取代的交通方式呢?電動車則需蓋發電廠供電,各式新增的軌道車輛亦然。最近,龍潭民眾反對要蓋的燃氣電廠(填補非核缺口),其同仇敵慨聲勢令人側目;類似地,大量倚賴燃氣發電將需建設更多天然氣接收站與儲存設施,將增加甚多社會風險。

約四十年前,台北市長林洋港籌建翡翠水庫而捱罵「太危險了,若水庫被炸就淹死多少人」,若他屈從反對者,哪來今日的順暢供水?國人擔心核四附近人多,又怕污染翡翠水庫。但紐約州印第安點核電廠,距大紐約一千萬人口不到五十公里,其冷却水來自哈德遜河,正是紐約人的飲用水。

執政黨要進口日本食品,說應以科學檢驗為基礎,那為何不以科學理性檢驗核電安全性?又因怕缺電,立即核准核二1號機,為何此時核電就安全?此雙重標準害死國家。廢核只是增加電價、停電等風險(勿忘苗栗164公里處外有福建的核電廠),因此,若限電應先停反核者家,漲電價亦然(不遭停電不知喊口號的代價)。

*作者為大學教授,曾受世界衛生組織一主席推薦到《自然》期刊主辦「挺身維護科學獎」。


相關報導
能源政策擺盪20年 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建設回原點
「林全的回覆不是企業界想聽的」,林伯豐:很擔心2018年缺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