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P認同卡很卡 另類組織戰失敗

文/蕭介雲、晏明強、李佳穎

柯文哲陣營原本要透過「柯P認同卡」,成為測試大選另類組織戰,結果反而把朋友往外推。

柯P認同卡反映不佳,柯陣營只能先緩一緩。攝影/柯承惠
柯P認同卡反映不佳,柯陣營只能先緩一緩。攝影/柯承惠

其中以參選台北市議員的網紅「呱吉」邱威傑所稱,只有魯蛇才會簽這個卡,他和市長柯文哲「沒有屁毛關係」最為傳神。柯營急忙滅火,轉彎改稱「共同承諾書」,要化解盟友被貼上「柯家軍」標籤的尷尬氛圍。

出師不利,與盟友產生嫌隙

柯P認同卡應被視為全台組織戰利器,只是沒想到一推出,卻造成最具指標性的民國黨新竹縣長候選人徐欣瑩、時代力量等政治勢力的嫌隙,反成向外擴張的絆馬索。柯P已指示由副市長陳景峻組成專案小組,審核「同框」合影要求。

徐欣瑩參選登記時,柯P沒有現身陪同。對此,徐欣瑩表示,柯與她的關係很好,支持立場沒有任何改變,沒來是因為要以身作則,不在上班時間請假輔選,日後仍然會找時間助陣。

至於柯P跨出北市輔選,積極擴張影響力及組織,似乎不排除角逐二○年總統大位,年底選舉若勝選,未來是否也會投桃報李全力支持他?徐欣瑩回說,柯P至目前為止並沒有說要選總統,「我沒辦法回答假設性的問題。」

但徐欣瑩也頗有深意地強調,感謝柯的幫助,兩人會持續合作,年底選後再視情勢變化因應,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時代力量的支持者與「柯粉」高度重疊,與白色力量的互動成為選戰焦點,更是黨內爭論話題。北市黨部主委林昶佐定調,議員候選人基於監督市政立場,不可能簽署認同卡。

時代力量與柯文哲間的曖昧關係常被放大檢視。時代力量全台四十一位縣市議員候選人九月初於台北大會師,台中市黨部提名的候選人高舉「兩岸一家親免談」的標語,另一廂士林北投區候選人黃郁芬卻被爆料很想簽柯P認同卡。

內部激辯,認同卡到底要人認同什麼

柯文哲先前曾參與時力候選人林亮君、蕭新晟競選辦公室開幕活動。在時力全台會師前一天,黃郁芬競選辦公室開幕,「學姊」黃瑩到場表達支持,但柯卻缺席,被認為是因為黃郁芬沒有簽認同卡。

其他縣市時力候選人則沒有這樣的尷尬壓力,並且發展出自有品牌。曾任柯幕僚的新北市議員候選人彭盛韶表示,雖然年輕人比較喜歡柯文哲,可是選民不會意識到他在柯營的經歷,而對他的評價加分或扣分。另一位新北市議員候選人曾柏瑜也曾出任柯的幕僚,不過她是以長期經營「在地深蹲協會」、推動老人共餐等活動來圈住支持者。

至於柯爸、柯媽所在的新竹市,也是時力重兵部署的地方,候選人形象鮮明,有律師後援會、地方媽媽後援會等各行各業的小民支持,未與柯家人同框,目前並沒有合作跡象。

認同卡最初發想來自柯文哲在八月中內部會議的一番話。當時他提及外部邀約太多,從台灣頭到台灣尾,乃至離島,都有不少候選人想要合照,雖然盡量滿足,但應有標準,至少要認同他的施政理念。

內部討論時意見紛歧,一派持與人為善的立場,同意推認同卡,但認為門檻要拉高,以杜絕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另一派以陳景峻為主,持反對立場,認為柯既然主張走向柔性政黨,各地條件又不同,不一定要簽,也不是全打勾就一定要同框,還是要看對象。另有幕僚則認為,「認同」的應該是柯P標舉的價值而非柯市府的政策。

後來柯P拍板,政策背後就是價值。沒想到還沒完成內部作業和定名,柯於受訪時就脫口說出要推柯P認同卡,柯辦於八月二十三日倉促推出,即為外界所看到的「柯十六條」。結果亂象層出,造成「非我族類、壁壘分明」的結果。原本藍綠黃或是無黨籍友柯人士,因為不想被貼上「柯家軍」標籤,紛紛走避。認同卡反而打臉柯P自己宣稱的「朋友要多」、「不要用意識形態互相檢查」。

打臉自己「別意識形態互相檢查」

其他如彰化縣長無黨籍參選人長黃文玲(前台聯立委)登記,改由柯媽、柯爸陪同登記;嘉義市長候選人蕭淑麗也邀約站台;就連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是否來個「藍白連線」,都成媒體關注話題。

認同卡試圖為組織外擴加分卻變成扣分,讓柯辦有些洩氣,原本九月要完成相關作業,現在決定改名並且延至十月,同時也收回「發球權」,先蒐集各地合作意願,再由柯營考量價值認同、與柯的淵源、勝選機率等因素,審核「同框」的合作對象。

「一開始方向就錯了,內容也錯。」柯營幕僚坦言,應是以認同價值大於政策,才能具有彈性、可推動性和更大的操作空間。

「連戰認同卡」的悲喜劇

認同卡出包後,柯P倒是看得很開,強調只要認同他九十九項理念就可以了,有一項不認同也沒關係,如有為難之處,就派出「分身」,由市府顧問蔡壁如、太太陳佩琪、學姊與柯媽等「四個女人」站台助攻。

認同卡不無尋求地方人士帶槍投靠的味道。一位綠營人士觀察,選後可能出現政黨重組情形,宜蘭、台北、桃園、苗栗、彰化、嘉義等地,無黨籍或是本土地方勢力將找到「宿主」,形成以柯P為核心的政治勢力,至少會競逐國會席次。

回顧二○○○年總統大選時,五組人馬角逐,當時國民黨推出「連戰認同卡」,在短短四十五天內匯集五八八萬張,讓黨務系統為之振奮,認為透過動員,就能將認同卡轉化為選票。

如果認同卡等於選票,五八八萬票就可以直接宣布當選。只是當年選舉結果,「連蕭配」只拿到二九二萬票,遠遠落後「扁呂配」四九七萬票,還輸給「宋張配」的四六六萬票,更丟掉國民黨五十五年執政地位。這段操作也淪為選舉史笑柄。

十八年後,政治環境快速轉變,認同卡仍具組織戰效益?親柯人士釋疑,其實這與大選組織戰還離得很遠,只是如同到台南、台中等各地舉辦簽書會一樣,主要在測試年輕族群的外溢效應。

網路空戰推動政治新浪潮,臉書、LINE早已經成為組織戰重要平台。這種新時代的選戰有兩個前提,一是民意支持度要高,如果不受支持,還是得回頭走傳統動員的老路數。柯營幕僚舉例,民進黨的「百工百業挺改革」第二階段輔選列車便是如此。

其次,要鎖定在部會區,空戰在中南部「不太可行」,必須因地制宜,還是得動員地方的農會、水利、宗教與宗親等系統。

同框條件成父子騎驢難題

柯P除了掌握空優外,依然綿密布局地面戰,並且透過陳景峻扮演核心角色,串連台北農產、漁產、花卉、畜產四大公司、學校及家長會等重要組織,發揮地空聯合戰力。至於全國性組織發展,目前尚未正式啟動。

認同卡簽不簽?要不要同框?成了父子騎驢的難題。柯營在收回發球權後,還得好好調整策略,才不會讓皮外傷惡化成嚴重內傷。

更多新新聞報導
近六十阿北如何讓年輕人常感新鮮
專訪!柯文哲:我民調也低過,一直很想幫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