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基觀點》最弱勢的國防部!誰都能罵上兩句 但有道理嗎?

陸軍第六軍團三支部基隆「祥豐營區」,24日下午傳出爆炸巨響,9名官兵受傷,其中2員傷勢嚴重。   圖:翻攝記者爆料網
陸軍第六軍團三支部基隆「祥豐營區」,24日下午傳出爆炸巨響,9名官兵受傷,其中2員傷勢嚴重。 圖:翻攝記者爆料網

[Newtalk新聞] 陸軍六軍團三支部位於基隆的祥豐營區彈藥庫24日發生120迫擊砲彈爆炸意外,2名士官重傷。網友分享祥豐營區彈藥庫爆炸現場急救照片,顯示第一時間在救護車還沒趕到之前,已有同單位官兵拿出止血帶為一位受傷士官左臂止血。但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委、外科醫師吳欣岱26日透露急救細節指出,事發當時官兵手上緊急使用的止血帶竟是現場人員自購,只因「傳聞」為了配合國防部「高裝檢」,基層國軍收到止血帶「只能佩掛、不能用」的指令。對此,筆者充滿質疑;而陸軍後勤指揮部27日中午才「姍姍來遲」駁斥傳聞不實。

首先,筆者對於正確以止血帶搶救同袍的官兵給予崇高的敬意。因為快速反應與處置得宜,以止血帶正確急救,減緩大量失血狀況,讓傷害降低保住重傷士官性命,國防部實在應該好好給予獎勵。這也說明國軍部隊平日教育訓練成果紮實,能在危急第一時間發揮作用。但對於以「傳聞」二字做為掩護,傷害國軍士氣的做法,筆者完全無法苟同。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26日的發言,在網路媒體僅有兩家刊登,文法結構相近,合理推測是黨部新聞稿;從新聞內容來看,不僅該黨在發出新聞稿前未向國防部或陸軍六軍團事實求證,刊載媒體也淪於照本宣科,沒有做到平衡報導。

國軍2022年耗資5.6億,採買約22萬套的新式急救包。 圖:軍聞社(資料照片)
國軍2022年耗資5.6億,採買約22萬套的新式急救包。 圖:軍聞社(資料照片)

國軍2022年耗資5.6億,採買約22萬套的新式急救包。 圖:軍聞社(資料照片)

吳欣岱稱「事發當時官兵手上緊急使用的止血帶是現場人員自購」,不是國防部2022年起斥資5.6億採購的22萬套國軍新式急救包內的「CAT GEN7止血帶」。這個部份的問題是吳主委如何得知是「現場人員自購」?所稱的現場人員是誰?何時購入?筆者想問的是,即使以吳主委同時具有外科醫師身份,會「自購」止血帶放在身邊嗎?以現場突發意外的狀況來看,大概也不會是第一時間有人衝出去藥房購買,再回來為傷患止血;所以,合理推測就是單位先前規劃採購備用。這是很好的「危機意識」。陸軍後勤指揮部深諳「為官之道」,新聞稿中還說「對專業人員建議表達感謝,後續亦將廣納相關專業意見,據以精進戰傷救護訓練」;稱「國軍已執行單兵戰傷救護訓練多年,並自去年起推廣訓練簽證,官兵深知其重要性,部分幹部自發性購置止血帶,於營內反覆熟稔救護技能」,把「自購」說文解字成「自發性購置」,一語帶過。

至於是不是國防部2022年起採購的新式急救包?國防部在2022年11月2日在立法院國防外交委員會「開箱」新、舊兩型急救包,新型急救包比照美軍規格,主要物品包括單兵快速戰術止血帶、可以直接包在傷口上的止血紗布、加壓止血敷料繃帶、繃帶剪刀、布膠、鼻咽管讓呼吸道暢通、滅菌手套、TCCC傷倩卡等。號稱根據美軍使用經驗,新式急救包可以降低約16%的死亡率;因此,國軍「希望」讓每位單兵都能配備一個新式急救包,來降低傷亡。當時表明,「明(2023)年將採購7萬份供常備部隊使用,7.6萬組供後備部隊使用」,「分年採購滿足每位官兵需求」。陸軍司令部表示,新式戰傷急救包配發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2023-2025年度,優先撥發金門、馬祖、澎湖、花東防衛指揮部、東引地區指揮部、航空特戰指揮部、第一、二地區支援指揮部,以及聯兵旅級等單位。第二階段則為2026年,撥發六軍團、八軍團、十軍團所屬化學兵群、工兵群及砲兵指揮部及蘭陽地區、關渡地區指揮部、第三、四、五地區支援指揮部等單位;第三階段則為2027年,撥發六軍團、軍團、十軍團指揮部及直屬單位、步兵旅、官校、專校、校準部兵科訓練中心、測考中心及陸勤部各基地、廠、中心等單位。發生意外的陸軍六軍團三支部祥豐營區彈藥庫,根本尚未獲配給所謂的新式急救包,那又怎麼會有配合「高裝檢」「只能佩掛、不能用」的事情?如果照國安部門的說法,恐怕又是「認知作戰」,以虛假訊息打擊軍心士氣。而「隨便說說」的政黨地方主委,大街罵完人,有小巷道個歉嗎?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與旅美YouTuber山姆小叔測試「國軍三級抗彈板」,質疑無法提供官兵有效防護。 圖:翻攝山姆小叔Gun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與旅美YouTuber山姆小叔測試「國軍三級抗彈板」,質疑無法提供官兵有效防護。 圖:翻攝山姆小叔Gun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與旅美YouTuber山姆小叔測試「國軍三級抗彈板」,質疑無法提供官兵有效防護。 圖:翻攝山姆小叔Gun

類似的爭議是「國軍三級抗彈板」,紀錄顯示陸軍於2015年5月19日函文第205廠需求規格,採用抗彈等級三級之抗彈板(可抵擋7.62公厘普通彈),重量每片1.6公斤以下。2016年國軍三級戰鬥背心送美國Chesapeake實驗室測試結果,6發7.62公厘普通彈,距離15公尺射擊均未貫穿,油泥凹陷44mm以下,符合NIJ規範要求。民進黨新北市議員林秉宥與旅美YouTuber山姆小叔的測驗中,使用7.62X51 M80和5.56X45 M855彈藥,測試國產三級抗彈板性能,結果顯示7.62彈頭並未穿透,不過無法擋下5.56彈。有質疑解放軍搭配最新裝備的191式步槍使用的DPB-191步槍彈,「可能」彈道性能表現優於M855彈藥。白話點的說法就是「國軍三級抗彈板」可能無法提供官兵有效防護。多麼驚悚、多麼駭人聽聞!但解放軍DPB-191步槍彈是2019年推出,2015年的需求規格能未卜先知嗎?有人會質疑解放軍2010年的DPB-10步槍彈,彈頭結構、初速和動能表現就與M855類似,也就是說「國軍三級抗彈板」就沒有防護能力。那所引發的問題是當初為什麼要採用美國聯邦司法部國家司法研究院(NIJ)的測試標準?「國軍三級抗彈板」是不是達到測試要求?如果是考量規格、材質、重量、預算、數量等各項要求所核定的合法採購,就沒什麼好質疑的不是嗎?該問的是有沒有下一個精進計畫?將採用什麼規格?需求預算金額多少?何時可以生產或採購獲得?而不是去糾結現在這塊抗彈板有沒有用的問題。

至於後來加碼的折彎、尖刀刺穿抗彈板,突顯的只是一般人的「想當然爾」。連子彈都能抵抗的「硬板」,理所當然應該掰不動,應該可以抵抗尖刀穿刺;但事實上,為了輕量化及達到卸除子彈動能的能力,防彈板是硬板和軟板的結合,硬板是「聚乙烯」(PE)材質壓製,再給合能吸收大部分動能與衝擊波的防彈內蕊(俗稱軟板),形成最佳防護力。而這種材質在特殊施力點下產生彎曲,或被集中動能於單一刺穿點的刀尖刺破,就設計原理來說其實一點都不奇怪。硬要說這個不好,那個有問題,除了誤導挑動疑慮情緒、打擊國防自主努力及官兵士氣外,真的幫助不大。要知道「公發品」受到預算、數量的限制,本來就很難是最完美、最好的東西,要挑毛病容易得很,比方說買不到F-35只能升級F-16,防衛力有沒有差距?不過,還好主角是執政黨地方議員,勞動中央級立法委員反過來要國防部檢討「合格不合用」問題,就能輕輕放下;如果是反對黨政治人物來演這段的話,不扣個「認知作戰」、「擾亂軍心」罪名,怎能善罷干休。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楊宏基觀點》從薩德「三不一限」看朝鮮半島紛爭--目標、影武者都是中國
楊宏基觀點》漢光39實兵演練將登場 「老」劇本能對應「圍台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