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憲宏專欄】一場民主少一點的「民王」選舉?

11月26日投票日,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在「維持現狀」與「創造性的破壞」之間,到底有哪些「決斷性議題(cutting issues)」正在選民心中衡量?還是這根本是一場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民主少一點的「民王」選舉?

2018年,很明顯的是民進黨的政策調整溝通不良,引發選民不滿,縣市長得票489萬7,730票,比2014年的 583萬106票,少了94萬票。國民黨則多了110萬。因此造成6:15的席次(無黨籍1席),逆轉了2014年的13:6(無黨籍3席)。今年的選舉,是演出2018還是2014格局?還是另有驚奇?

縣市長席次消長 26%以上中性選民成關鍵

幾件民眾關心的事正在左右投票傾向,1、疫情解封的時機,決策是否合乎民眾期待。2、候選人是否提出具份量的政見承諾。3、政黨形象在選民心中的評價是正向?還是負面?4、經濟前景是否樂觀?5、候選人的個人特質及是否適任?6、負面選舉的影響。7、連續地震災後處理的人民觀感。8、中共對台威脅的程度。9、國際特別是美國對台灣的友善程度。

民調中已經顯示,今年約25~35%之間選民傾向中性化或「搖擺」,且在高度競爭的選區,這個比例甚至高於候選人的支持度。使得到底誰可以當選,不容易預測。

這種情況在台北市、桃園市特別明顯。如台北市的選情漸漸脫離原本許多人預期的「藍綠對決」格局,變成是「三國演義」。以無黨籍參選的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的表現平穩,與國、民兩黨參選人蔣萬安、陳時中並排,使得未來的「棄保效應」變得十分複雜,誰會被「棄」?誰會被「保」?不到投票日都説不準。

國民黨8月28日桃園市召開第21屆第2次全代會,重頭戲就是為年底縣市長選舉造勢,國民黨提名的22個縣市參選人全員到齊。圖 / 取自盧秀燕臉書
國民黨8月28日桃園市召開第21屆第2次全代會,重頭戲就是為年底縣市長選舉造勢,國民黨提名的22個縣市參選人全員到齊。圖 / 取自盧秀燕臉書

挑戰者來勢洶洶 六都選情撲朔迷離

最近,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政黨支持度全國民調,民進黨只有22%,民眾黨上揚到20%,國民黨仍然在15%,時代力量站上6%,基進黨破5%,有26%的人是中性選民未表態。這樣的政黨支持度是過去沒有見過的局面。使台北市長的選戰有更多不確定性。

桃園市的選舉,因論文問題林智堅退選與鄭寳清堅持參選被開除黨籍,鄭運鵬倉促上陣,使民進黨原本很穩的選情充滿變數,不過,國民黨參選人張善政並不強,誰會當選也不好說。一場連續地震又增加了很多意外,連蔡英文總統都得出面道歉,這些突發的狀況,都考驗執政的民進黨的危機處理能力,對選民投票意向也都有微妙的牽動。

六都看起來比較穩的選區是台南市與高雄市,現任者優勢明顯,應該沒有意外。台中市國民黨盧秀燕目前領先很多,新北市國民黨侯友宜看來也平穩,但是他們都以個人特色在撐局面,與國民黨「保持距離」,而他們的對手都是具有爆發力的民進黨戰將,台中市蔡其昌實力不弱,並非沒有機會。新北市林佳龍的議題能力很強,一樣有翻盤實力。

六都的選舉結果對未來政治板塊的移動有指標意義。而以議題承諾(commitments )做為政見來對決,才符合民主選舉的真諦。這是未來兩個月市長候選人的責任與義務。台灣選舉的水準在媒體發達的時代,卻沒有進步,是很遺憾的事。選舉成了互潑髒水的負面社會動員,結果媒體形成「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群丑亂舞局面,惡意中傷之言論流彈波及無辜。選民無奈者被迫不選或改投小黨,已經出現趨勢,藍綠大黨各自獨大的局面已經不再。

小黨應該利用時勢創造議題,讓選民「棄大保小」,當大黨不肯拿出「大承諾」當政見,只玩小題材,靠既有板塊就想「整桌搬走」,選民反制就是,轉投較有理想的小黨,或形象清新,不同流合汙的候選人。

往年選舉常常是在「鐘擺效應」與「西瓜效應」之間循環,都是只有藍綠之間輪流當「民王」的簡易選擇,這對民主化進程沒有助益,選民應該要覺悟,自己要先有理想性,才能用選票建構出有理想的政治。

老實說,今天的政治如此退步,就是選民「自做自受」的結果。不過,從最新民調看,選民已不再容忍,有所行動了。

除舊換新,讓一些陳年失修的議題用新的思維模式來倡議,其實才是地方選舉的「大哉問」。比如說,在新北市就應該再提「雙北合併」建立「新台北都」的智慧城市計劃。在台中市應主張,總統府、行政院及立法院遷到「大中部」,以高鐵站烏日、彰化、雲林為軸心,整合整個國家運作機制。

台灣民眾黨支持18歲有投票權立法院修憲通過,中為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圖 / 取自陳思羽臉書
台灣民眾黨支持18歲有投票權立法院修憲通過,中為新竹市長參選人高虹安。圖 / 取自陳思羽臉書

軸線翻轉南北 年輕人才有希望

整個台灣的數位時代綜合開發計劃應該在地方選舉上成為一個討論平台,而且用選票抉擇方案。國土重劃,資源重分配,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希望所在,18歲有投票權立法院修憲通過,本次選舉同時複決,理當從2022年起,從年輕人的眼光去思考「未來台灣」的景象,這幾年年輕人假日大量湧向南部,是「大南部」開發台南高雄屏東整合的契機,停止「重北輕南」,軸線翻轉,如果不在地方選舉提出,怎麼可能在2024年總統、國會選舉中成為有效議題?

台灣命運如今受到世界無比重視,可是多數台灣人卻仍活在媒體虛幻的「八卦話題」之中,浪費生命。真的很違和。從前美國選舉也被質疑過「牛肉在哪裏(where’s the beef ?)現在台灣的選舉搞成大黨都無意端出「牛肉」,是該有人問問了。

「狗吠火車」是必然的。歷史上讓世界能夠向前邁進的言論,千年來從來不是「有力者」主張,都是「無力者出力」蝴蝶效應終於造成風暴。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