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龍:貨幣政策進一步緊縮 這波重點是房地產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3日電)中央銀行今天舉行第2季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準不升息,且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總裁楊金龍表示,這次傳遞給市場的訊息為「重點是房地產」,會中聚焦房市管制措施如何調整、是否要有配套以免傷及換屋族,貨幣政策也進一步緊縮。

央行理事會今天一致同意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針對房市出手,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為6成,自6月14日起實施。

楊金龍補充,雖然調降第2戶房貸成數上限,理事一直提醒要給換屋族配套措施,央行前次有針對換屋族提供協處措施,這次將延續上次的配套,給予1年緩衝,這樣換屋族比較不會抱怨。

此外,央行認為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透過加強貨幣信用數量管理,可強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將有助進一步減緩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因此調升存準率,新台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自7月1日起實施。

至於為何升準不升息,楊金龍說明,選擇性信用管制屬於量的管理,這也是央行要給市場的訊息「我們這次重點是房地產」,而升準可帶來量的緊縮,同時對抑制通膨有效果。

楊金龍補充,升息是價的管理、針對通膨,既然這次重點是房地產,且已經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存準率也可支撐此做法,如果又做價的管理,力道會過重。

楊金龍解釋,存款準備率是具流動性管理功能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央行調升存款準備率將產生3大效果,一是改變銀行準備金應提額度,直接影響銀行可貸資金數量,會產生信用緊縮效果,宣示效果明確,且鎖住資金的期限長。

第二,使貨幣乘數下降,致M2年增率下滑。第三,隨著銀行資金緊縮,將抑制貨幣市場流動性,預期可帶動貨幣市場利率上升。

央行前次調升新台幣存準率是2022年,當年曾兩度調升存款準備率,今天再次宣布調升存準率1碼,累計已調升3碼。根據央行估算,調升存準率1碼約可收回新台幣1200億元的資金,併計這3次調升,大概可從市場收回3600億元。

楊金龍表示,這次重點是房地產,但確實通膨還是問題,台灣的通膨原因隱含房租上漲因素,房租又與房價有關,綜合考量之下,央行採行量的管理,而且央行調升存準率,不只可回收市場游資,還具有抑制通膨預期的作用。(編輯:黃國倫)1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