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放眼兆元產業

《再生醫療法》三讀,生技業樂觀看待,預期在有法令為基礎、將加速產業投入資源提升研發及技術能力下,開創兆元產業有望;惟五年臨時性藥證,需危及生命或嚴重失能疾病,並完成第二期臨床試驗,則希望法規能更彈性,讓合法業者能真正受惠,推波生技成為護國神山。

眾所期盼的《再生醫療法》,懸宕六年後終於過關,4日除六大醫事團體和產業界紛紛表示支持外,樂迦、宣捷、仲恩趕搭《再生醫療法》列車,大釋結盟、臨床和搶攻臨時藥證利多,只是相關細胞治療股卻不領情,上演利多出盡的下跌走勢:三顧跌停、訊聯下跌逾半根停板、長聖、樂迦再生的跌幅也都超過2%。

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等六大醫事團體共同聲明,支持再生醫療雙法,開創台灣醫療兆元產業。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再生醫療雙法通過,代表兩個重要意涵,第一是有法令為基礎,以提供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的生技產業發展的基礎,讓生技產業可以大展拳腳。

第二個意涵,讓台灣的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等生技產業,有機會持續投入資源提升研發及技術能力,代表台灣除了半導體和機械製造產業之外,生技醫療也能成為未來台灣發展國際醫療的亮點。

細胞治療業者指出,《再生醫療製劑條例》正式通過絕對有助吸引資金投入與產業健康發展,但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後續主管機關要「勇敢放行」合法業者相關規定,如臨時性藥證,再加以帶有輔導性質的「嚴謹督導」,這樣才有機會創造生技護國群山的一支,且也應執嚴格執行導正目前氾濫的違法細胞療治療,否則很容易造成產業發展的反淘汰。

訊聯董事長蔡政憲認為,《再生醫療法》三讀將為台灣帶來四大重要效益,首先是幹細胞的衍生物-外泌體,因為有健全的法規,將讓台灣外泌體產業有機會在國際上勝出;而細胞治療開發成的新藥、降低醫療花費和提升生命品質,加上特管辦法開放,台灣醫護人員練就細胞治療技術與經驗,將可成為國際醫療的強大能量。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英業達 攻5G專網智慧工廠
全球伺服器出貨升溫 TrendForce:明年看增5%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