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右浪潮崛起 歐洲議會選舉結果令人憂

▲5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開跑,在俄烏戰爭、通膨、以哈衝突等多重挑戰影響下,過去不被重視極右派,勢力崛起與否也引發關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5年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開跑,在俄烏戰爭、通膨、以哈衝突等多重挑戰影響下,過去不被重視極右派,勢力崛起與否也引發關注。(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NOWnews今日新聞] 歐洲議會選舉於6月6至9日舉行,將選出720位歐洲議會議員,選舉結束後6個月內會進行歐洲執行委員會換屆,並決定執委會主席。2019年上任後,歷經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的現任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能否連任,固然備受關注,但這次選舉,極端派的崛起也成了輿論討論的焦點之一。

根據《歐洲新聞網》報導,這場選舉橫跨歐盟27個成員國,選民人數超過3.7億,是排在印度大選之後的全球第2大投票活動,歐盟各國總計共有近200個政黨參選。

儘管目前歐洲議會的主流政治團體,都是獨裁政權的批評者,但在政治光譜最2邊的政黨則不然。這個選舉週期,主要圍繞著強硬派和極右政黨的崛起,包含義大利兄弟黨(FdI)、法國國民聯盟(RN)、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等等。報導指出,蒲亭領導的俄羅斯是極右派獨裁政權的寵兒,而極左派既喜歡蒲亭領導下的俄羅斯,也喜歡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

雖然歐洲議會在歐盟機構中影響力不算大,但其議員在制定法案方面仍擁有權力,特別是在最後階段。 此外,它也是唯一由歐盟成員國人民直選產生的議會立法機構。

這次選舉,除了極右政黨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在歐盟政壇的影響力,也是對各國「極右浪潮」的重要測試,比如,若國民聯盟有所斬獲,法國總統馬克宏餘下3年任期恐將籠罩在陰影下;德國的話,若另類選擇黨勢力增加,恐影響如今社民黨、綠黨、自民黨三黨聯盟的存續與否。

分析認為,此次大選後,獨裁政權不排除將有更多切入點,以影響歐盟決策,在日益強大的極右派中,找到一個強而有力的盟友,或許只是早晚的事。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將交付台積電3.8億美元最新光刻機!歐洲科技巨擘ASML市值超LVMH
加拿大降息開G7第一槍!歐洲央行也準備跟進
斯洛伐克總理中槍引譁然!崛起於民粹主義浪潮 被視為歐洲版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