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祥麟/「非蘋非梨非橘」的雜燴大公廣

樊祥麟/「非蘋非梨非橘」的雜燴大公廣
樊祥麟/「非蘋非梨非橘」的雜燴大公廣

圖/樊祥麟

文化部部長鄭麗君今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做業務報告並備詢,立委關注的焦點多在文化部力推的大公廣上。中央社、央廣及公視三者,究竟有什麼分別?始終沒在詢答中搞清楚,所謂大公廣也者,多為囫圇吞棗,以偏概全。

 

事實上,中央社、央廣及公視雖都是公有媒體,但未必全屬公共媒體,公視可以稱為公共媒體,中央社與央廣卻有其特殊地位,並不適合當公共媒體,三者差異如下:

1.在法定任務上:

中央社負責國內外新聞報導,服務國內外媒體,並辦理國家對外新聞通訊業務,增進國際對我國之瞭解,與央廣職司對國際、大陸廣播,以及與公視對國內提供公眾傳播不同。

2.在服務對象上:

中央社以國內外媒體客戶、網友為對象;央廣以國際人士、大陸民眾為對象;公視以國內各族群為對象。

3.在產品類別上:

中央社以即時新聞、社稿、照片、影音及圖表等新聞產品,為國內外媒體客戶提供有償服務,該社取得的新聞素材必須擁有著作權;央廣以聲音的新聞、節目,透過中短波廣播、網路提供免費服務;公視以影音的新聞、節目,透過衛星、有線系統及網路提供免費的服務。

4.在營運財務上:

中央社所需經費,政府只補助一半,其餘必須自籌,惟媒體經營普遍艱困,該社營收隨之銳減,財務已有隱憂;央廣經費大部分來自政府補助,少部分自籌,近年因自籌艱困,每年虧損甚多,財務趨近惡化;公視經費俱由政府補助,自籌比例較少,但由於入不敷出,赤字連年,財務負擔沉重。

 

在這些情形下,文化部硬要把中央社、央廣及公視整併在一起,像將蘋果、水梨、橘子各切三分之一,弄成一個「非蘋非梨非橘」的大雜燴,就稱之為「大公廣」。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前中央社社長、前央廣總台長

.本文經授權刊載,原文分享於作者臉書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