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醫療區增淡海、八德 草屯整併

醫療區域畫分涉及資源分配,衛福部日前公告修正草案,重新調整七個次級醫療區,涉及七個縣市的醫療資源分布,新增台北區淡海、桃園區八德等兩處成次級醫療區域。但重新畫分醫療區域,有醫院憂心會打破現行資源平衡;醫改會則認為應以病人為中心調整,達到健康覆蓋效益,否則只是徒增健保負擔。

因應部分縣市人口增加,以及地區畫分已不符合現行醫療需求等,衛福部15日公告《醫院設立或擴充許可辦法》第6條附表修正草案,調整台北區、北區各兩個次級醫療區、中區、南區、高屏區各一個次級醫療區等醫療區域畫分,此次調整涉及桃園、新北、南投、嘉義、台東、高雄、花蓮7縣市。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表示,此次調整增加台北區淡海、桃園區八德等兩處次級醫療區域,主因淡水區人口數已逾20萬,現行規畫無法再擴充醫療資源,增加「淡海」為次醫療區,涵蓋範圍包含石門、三芝、淡水及八里。

桃園也因人口增加,新增「八德」為次醫療區,範圍包含八德、平鎮、大溪、龍潭、復興。桃園從2處次醫療區改為3處後,床數可增加1528床。

劉玉菁說,「次醫療區域」每萬人不能超過50張急性、慢性、一般病床,草案預告期60天,蒐集各界意見。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醫療區域畫分10多年沒調整,桃園市2010年200萬人,最新統計已達232萬人,增加人口數直逼1個基隆市。反觀基隆人口持續外流,從38萬人萎縮為36萬多人,政府應每5年重新檢視醫療區域畫分一次。

草案除新增2處次級醫療區域,南投則從3處減為2處,「草屯」次醫療區合併至「南投」次醫療區,僅剩埔里、南投2處次醫療區。

南投衛生局長陳南松說,南投市和草屯鎮分成兩個次區,造成地區醫療發展受限,合併為「南草次區」,可爭取南投醫院、南投基督教醫院擴大,朝區域醫院發展,提升南投縣醫療品質。

不過,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指出,近期接獲不少南投會員醫院陳情,憂心次醫療區合併,地方政府研擬推出大型區域醫院,會打破原有醫療資源分布平衡,恐出現就醫排擠效應。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說,醫療區域畫分應以病人為中心,不該用醫療資源配置的思維作為畫分依據。目前全台已有22家醫學中心,期待醫學中心「大手牽小手」,提升周邊區域醫療水準。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勸高齡母親住養老院安心生活 1年後媽卻急CALL兒子「救救我」
人氣排名藏玄機!前員工揭吃到飽燒肉店「3心機」 這時間肉質才新鮮
時代眼淚!25年前這1超商高屏地區店數逾230間 僅次於統一
女星宣布加入成人平台!同台「前國軍弟兄」開戰處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