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中貿易摩擦繼續 中國為何選擇豬肉產品來報復?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商務部周一(6月17日)公布的調查主要針對供人食用的豬肉,包括鮮肉、冷凍肉以及豬內髒等。調查自當日啟動。

中國商務部稱,此一步驟是應中國畜牧業協會6月6日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展開的。

歐委會6月12日宣布將會自7月向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征收最高38.1%的反補貼關稅後,全球食品企業對中國可能采取的報復性關稅高度關注。

西班牙、丹麥豬肉行業協會作出回應

西班牙是對中國最大的豬肉供應國,其豬業聯盟Interporc表示,將會全力配合中國有關部門的調查。該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相信一年的調查期限讓"歐盟和中國有很多時間來達成一致"。

在調查期間,歐盟豬肉生產商應能照常向中國出口。中國商務部稱,調查將在一年後即2025年6月17日完成,如有必要可延長六個月。

游說組織丹麥農業與食品委員會周一警告說,如中國采取限制措施,該國豬肉產業可能遭受嚴重打擊。

分析認為,如果北京限制從歐盟的進口,可能會促使南美、美國和俄羅斯在中國豬肉市場份額增加。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上月末最早報道說,中國企業計劃向有關部門提交申請,對一些歐洲豬肉產品啟動反傾銷調查。報道引述不明確身份的"行業內部人士"。而在6月8日,該報再次報道說,官方收到請求調查從歐洲進口的乳制品。

中國有關部門此前透過國家媒體的評論以及對工業界人士的采訪暗示可能的報復性措施。

歐委會:不感到憂慮

歐委會方面稱,對中國此次調查並不感到憂慮。一名發言人表示,歐盟農業補貼嚴格依照世貿組織要求,歐委會將密切關注調查,如有必要會予以干預,以確保中方的調查符合世貿組織規則。

據海關數據,2023年,中國進口豬肉總價值約60億美元,歐盟佔其中一半以上,而單單西班牙就佔到其中約四分之一。

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則是荷蘭和丹麥,去年向中國出口豬肉制品價值分別為6.2億美元和5.5億美元。

本月早些時候,歐委會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結果前夕,中國商務部長汪文濤訪問西班牙,與該國官員會晤。

(路透社、美聯社)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