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對陸EV加稅 丁薛祥:不利綠色轉型

歐盟7月4日起將對中國大陸電動車加徵關稅,引發中方強烈不滿,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18日表示,歐盟此舉是典型的「保護主義」。同一天,在歐中車企閉門會議上,中國大陸車商砲聲隆隆,呼籲中國政府硬起來採取反制措施,並敦促提高歐美大排量汽車進口的暫定關稅,專家建議調高至25%。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日前宣布對歐盟的進口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以回應歐盟向中國電動車加稅。丁薛祥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會見歐盟執委會副主席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時,批評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是典型的保護主義,不利於歐盟綠色轉型,並強調中方維護自身正當合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丁薛祥此行是和塞夫柯維奇共同召開第五次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丁薛祥表示,中方始終視歐洲為多極格局中的重要一極,將歐盟作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夥伴。

丁薛祥強調,電動車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標誌性產品。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是典型的保護主義,不利於歐盟綠色轉型,有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大局。希望歐方避免設置綠色壁壘干擾正常經貿合作。

另一方面,中國與歐洲主要車企18日舉行閉門會議,中國車企和行業協會對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初裁表達強烈不滿,呼籲中國政府採取堅決反制措施,建議積極考慮對大排氣量汽油車進口提高暫定關稅。

與會的歐洲車企也反對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希望中歐雙方盡快開啟談判,避免貿易摩擦升級。中歐車企共同呼籲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基於規則的自由貿易。歐盟中國商會5月21日發布新聞稿指出,中國政府可能考慮提高從歐盟、美國進口的大型引擎汽車臨時關稅至25%。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斌5月受訪時也曾建議,中國可以將進口大排氣量汽車的臨時關稅調高到25%。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衍生性商品成交確認平台明年上線
美經濟重啟 Nike財報超預期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