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舉規模僅次印度 9國極右派政黨支持率第一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倒數最後一週,各政黨、利益團體、非政府組織接連走上街頭,宣揚其訴求、政治理念。西班牙與法國兩地的農民,3日聚集了數百輛農耕機,封鎖比里牛斯山邊界高速公路關卡,表達對歐盟農業政策的不滿。而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氣候運動活躍人士童貝里領軍的示威團體,在歐洲之家門外譴責綠黨做得不夠。匈牙利布達佩斯由總理奧班親自領軍的「和平大遊行」,場面更是驚人,有好幾萬人響應。

青年民主黨支持者富羅普表示,「 對匈牙利鄉村城鎮而言,歐盟投票很重要,我們為和平奮戰、我們必須避戰、我們要團結,我們必須讓歐盟轉往另一個方向。」

1979年起每5年舉行一次的歐洲議會選舉,是僅次於印度,全球規模第二大的民主競賽。分布在27個成員國,總數達4億的選民,6日到9日之間,將選出720名議員,席次依據成員國總人口多寡決定,像是人口大國德國有96席、盧森堡只有6席。議員按照其政治光譜從極左到極右,會組成跨國政治團體,目前最大黨團是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第二為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團。

二戰以來,在歐洲政壇被視為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的極右派政黨,積極轉型、努力擺脫法西斯色彩。2010年起極右政黨開始進入歐洲國家的議會,到了2023年所有國家的議會,都有他們的身影,並在義大利、芬蘭、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捷克、荷蘭7個國家執政,瑞典國會的第二大黨是極右派。而這場歐洲議會選舉,法國、奧地利、荷蘭、波蘭等9個國家,民調支持率位居第一都是極右派政黨。

國民聯盟黨魁巴德拉說:「 我們有好幾百萬人,好幾百萬人都熱愛他們的國旗,為自己國家感到驕傲,更重要的是堅定不移的保有法國(特色),我們的黨國民聯盟是這數百萬愛國者的家,今天更勝以往的是我們是法國領先的政黨,明天我們將是帶動改革的政黨。」

國民聯盟支持者羅契認為,「(我喜歡)他的簡單,我們想要法國改變,因為我們看到當前許多人處境艱難、經濟困難,我們想要改變。」

現年28歲,兩年前從瑪琳勒朋手中,接下國民聯盟領導人的巴德拉,抖音帳號有超過百萬追隨者,每場競選造勢活動都吸引爆滿的人潮,特別是年輕選民,民調支持率高達33.5%,總統馬克宏領導的復興黨卻只有15.5%。

國民聯盟黨魁巴德拉指出,「我們將以行動驅逐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違法者、罪犯與外籍穆斯林。」

極右派黨團若是躍升成為歐洲議會第三大勢力,勢必將衝擊歐盟過去確立的環境、移民與庇護政策。去(2023)年公布的「綠色新政產業計畫」恐將遭遇新的阻礙,對烏克蘭軍事、外交的支持,特別是糧食的自由貿易優惠可能生變,政策的分歧恐將降低歐洲單一市場的競爭力,給歐元帶來壓力。而選後直接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則是中間偏右的范德賴恩能否連任執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