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過去5年 武器進口成長居全球之冠

研究人員表示,過去5年間歐洲武器進口成長量高居全球之冠,而近來俄羅斯帶來威脅、歐洲各國致力重整軍備後,歐洲武器進口量應會繼續加速。

歐洲過去5年 武器進口成長居全球之冠。(示意圖)
歐洲過去5年 武器進口成長居全球之冠。(示意圖)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發表的研究指出,2017至2021年全球武器出口較前5年減少4.6%,歐洲武器卻增加了19%。

過去30年間共同撰寫這份年度報告的資深研究員魏士曼(Siemon Wezeman)告訴法新社:「歐洲是新熱點。」

魏士曼說:「我們將增加軍事開支,不只是一點點地增加,而是很大幅地增加。我們需要新武器,而很多武器會來自進口。」他還說,大部分武器可能來自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

德國已宣布會增加軍事開支,丹麥與瑞典亦然。

被俄國入侵烏克蘭嚇到的歐洲國家,預料會以美國的F-35等戰機、飛彈、彈藥等重武器增強軍備。

魏士曼說:「這些東西大多要花點時間,必須走完流程,從決定、下訂到生產,一般來說至少得花一兩年。」

他說,上升趨勢其實在俄國2014年兼併克里米亞後就開始出現。

魏士曼指出,過去5年間歐洲在全球武器買賣的占比從10%增加到13%,往後這比率還會「大幅」增加。

由於許多國家合約條件不明,加上許多是靠捐贈而非購買而來,很難估算全球軍火賣賣的實際金額,但專家評估,金額接近每年1000億美元。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指出,亞洲和大洋洲仍是過去5年間主要的武器進口區,武器轉讓占43%,全球前6大軍火進口國包括印度、澳洲、中國、韓國、巴基斯坦和日本都位在這兩洲。

進口到世界人口最多地區的武器過去5年雖減少約5%,東亞和大洋洲卻看到強勁成長,分別有20%與59%的成長量。

而在第2大市場中東則增加了3%,主因與鄰國緊張的卡達增加投資。中東武器進口占全球32%。

美洲與非洲武器進口則大幅降低,分別減少36%與34%,各占全球武器進口約6%。

武器出口國方面,美國以39%位居第一。俄國維持在第二名,但過去5年的出口量減少到19%,主因中國大陸進口量減少影響。

排名第三的武器出口國則是法國,占11%。

編輯:秦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