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非基改 300公頃種黃豆

基因改造大豆與非基因改造大豆外觀相似度高,一般消費者很難從外觀分辨。(周曉婷攝)

中國時報【周曉婷╱台南報導】 台灣進口黃豆99%基因改造,在國外被歸類為飼料級,國人卻是長期食用,對健康恐產生不良影響。市府農業局推廣種植黃豆與黑豆,今年計畫種植300公頃非基改黃豆,局長許漢卿表示,希望打造「台南黃豆黑豆才是國產好豆」品牌形象。 農業局9日邀台大農藝學系教授郭華仁分析,進口基因改造黃豆可能產生的健康風險。郭華仁表示,進口基改黃豆船運3個月,海運過程得噴抑菌劑避免黃豆腐壞,待抵港口,進口商挑走品質好一點的黃豆供應消費市場,品質差的就成為飼料,進口基改黃豆形同「飼料級黃豆」,鄰近的日、韓、大陸都不直接食用這類基改黃豆。 郭華仁以「國家級恥辱」形容台灣民眾長期食用「飼料級基改黃豆」,美國流行病學界至少500篇論文探討基改黃豆可能對健康有害,尤其基改黃豆不適合慢性病患者、過敏體質者及幼童食用,目前僅能靠包裝標示基改與非基改,供消費者選購時參考。 台南農改場作物改良課退休課長連大進表示,國內尚未核准種植基改黃豆,所以本土生產黃豆,並無基因改造問題,進口基改與非基改黃豆外觀並無太大差異,消費者若選購散裝豆,僅能依種皮新鮮度判斷。 農業局去年輔導農民契作種植225公頃非基改黃豆,年產量約398公噸,今年計畫擴大推廣至300公頃。許漢卿強調,農民多種植黃豆或黑豆,減少進口量,消費者吃到基改豆的機率降低,也減少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