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備巡禮】偵蒐測向機動車 捍衛數位疆土
記者傅啟禎/專題報導
「網路攻防為核心,通訊安全為基礎,電磁發展為前瞻。」揭示資通電軍的作戰能量與發展方向。其中在電磁發展方面,資通電軍部隊使用中科院自主研發的「偵蒐測向機動車與干擾機動車」,可謂電子戰中的矛與盾,在看不見的作戰環境中,與敵人進行頻譜與電波間的攻防,以此捍衛我國數位疆土;而該型裝備的研發歷程,更可稱得上是我國資訊戰力發展史之精采篇章。
1905年日俄戰爭開啟電子戰先河
電子戰一直帶有神秘的色彩,多數人的想像,可能是諜報片中,由監聽員截取訊息內容,並轉譯成有效的訊息,進而作為情報資訊使用。其實電子戰並非如此狹隘,回顧世界電子戰發展,首次電子對抗發生於1905年日俄戰爭時的海戰。當時擔任哨艦的信濃丸號發現俄國艦隊,即透由無線電傳遞相關訊息。日艦隊司令接獲訊息後,派遣增援出港;於此同時,俄國軍艦的無線電設備在航行中受損,未能即刻進行修復,日本海軍在作戰中對俄艦發射干擾性無線電,最終獲得勝利,此次戰役首開人類電子戰先河。
我國研發電子戰裝備歷程,可回溯至民國70年代,當時中科院在國內高科技產業逐漸成熟情況下,向國防部爭取投入電子戰裝備研發,於民國76年研製出可偵測定頻通訊信號並加以干擾的反制系統。
中科院表示,民國80年代,大量類比元件被數位元件及電路取代,此時該院已開始研製跳頻反制技術。當時該院的通信反制系統,已具備雙網通信網台分析及追隨式干擾等能力。至80年代末期,該院研製的對抗跳頻通信電子戰系統,已能掌握寬頻截蒐、快速測向、網台分析及跳頻干擾策略等技術,並實際投入演訓任務中。
中科院說,隨著科技演進,民國90年代,歐美國家已開發出體積小、耗電低、可平行處理的電路模組,中科院盱衡國際局勢後,引進先進的高速信號處理、高功率模組技術,在中科院軟體系統整合下,成功打造出具備完整跳頻信號偵蒐及測向、追隨式干擾以及圖形化顯示控制等功能的通信反制系統,通過國軍作戰測評驗證。
百分百臺灣製 成功克服商源
中科院指出,就在一切看似順利時,囿於國際情勢改變,電路模組廠商不再提供相關技術與產品維修,讓該院的研發工作受到重大阻礙。重新訂定發展目標後,由該院研發團隊建立自主研製能量,不倚靠外來資源,建立出百分百臺灣製造的武器,有效解決了消失性商源的問題。
中科院進一步表示,目前使用的偵蒐測向機動車與干擾機動車,可對各型電子信號,實施寬頻的自動或人工化偵蒐測向及對V或UHF頻段的干擾,並具備頻道偵測、截收與破譯等功能。若兩套偵蒐測向車同時使用,可透過擴充測向功能進行向角交叉定位,不僅能掌握戰場上通信電子設備及活動狀態,使我可先期預警,並對敵方有威脅電台,傳送頻道或無線電台信號,達成電子作戰的目的。
中科院強調,在超前部署的前瞻思維下,未來戰場的電磁環境勢必日趨複雜。中科院亦持續投入相關裝備新一代研發工作,使用更高科技的武器裝備,在電子戰場中克敵制勝,達成守護數位疆土的任務。
干擾車的主要功用,可干擾敵電子裝備,使其失去傳遞訊號功能。(中科院提供)
干擾車的主要功用,可干擾敵電子裝備,使其失去傳遞訊號功能。(中科院提供)
干擾車可區分為手動和自動模式,手動模式可訓練部隊指揮管制,自動模式主要應用於實戰階段。(中科院提供)
偵蒐測向車可針對敵方傳送的語音或信文進行頻道偵測、截收或破譯。(中科院提供)
面對未來日趨複雜的電磁環境,中科院研發的電戰裝備將肩負起捍衛數位疆土的任務。圖為電子偵蒐車及電子戰反制系統模型。(中科院提供)
偵蒐測向機動車、干擾機動車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