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尾牙聚餐滿檔...脹氣好難受?中醫師公開:這6類「易脹氣食物」應避免

若人體內氣體產生過多或排出過少,會引起胃腸脹氣。(圖片來源/freepik)

近來農曆年前尾牙聚餐熱絡展開,民眾也容易不小心就攝取過量飲食,導致脹氣等不舒服的症狀產生。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指出,大多數人體每天可產生氣體約500-2,000毫升,氣體主要來自食物中的吞嚥和食物的發酵,在正常胃腸道內有氣體約100-150毫升。

「身體所產生的氣體必須被排出,如打嗝或放屁,腸腔內大部分氣體被腸壁毛細管血管吸收,少量隨糞便排出,使胃腸內氣體保持動態平衡。若氣體產生的過多或排出的過少,則會引起胃腸脹氣。」康涵菁解釋。

有哪些「易脹氣」的食物,應該要避免過量攝取呢?

6類易脹氣食物應避免

康涵菁列出以下6類容易導致脹氣的食物:

1. 冰淇淋、冰品

冰冷的食物容易影響胃腸功能的正常運作,造成食物很難消化,容易損傷脾胃。康涵菁表示,食用冰淇淋或是冰品後也容易導致食慾下降,刺激脾胃導致腹痛、腹脹的現象。「且冰淇淋內含有大量脂肪,而脂肪在胃裡滯留的時間比其他食物都長,因此建議少吃冰品以免導致腸胃脹氣。」

2. 乳製品

有些人很難消化乳糖,例如一些乳糖不耐症的人或是老人,因此乳製品例如牛奶、奶酪等若有腸胃易脹氣的人應盡量避免食用。

3. 洋蔥

康涵菁指出,洋蔥含有多種營養素對健康有益,但同時也會導致腸胃不適,因洋蔥屬於較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刺激腸胃造成腹痛、腹脹等現象。

4. 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富含高脂肪,而油脂在高溫下會產生「丙烯酸」,這種物質很難消化。康涵菁表示,若經常食用油炸食品容易導致腸胃功能下降,引起腹瀉、脹氣等症狀。

5. 豆類食品

豆類製品所含的糖類在腸道被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一些氣體,引起打嗝、腹脹等現象。康涵菁表示,若有消化潰瘍或是胃癌的患者也建議少吃豆類製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及引起腸胃脹氣。

6. 十字花科類蔬菜

十字花科類蔬菜如花椰菜、西蘭花、捲心菜等富含大量維生素及膳食纖維,還有防癌、抗老的功效。但康涵菁也提醒,「因為這些高纖維所以容易撐大你的胃,造成腸胃內多餘氣體的累積。」

若經常食用油炸食品容易導致腸胃功能下降,引起腹瀉、脹氣等症狀。(圖片來源/freepik)

若腸胃易脹氣,應吃「這4類食物」

若是腸胃容易脹氣,應該吃哪些食物呢?康涵菁列出這4種食物:

1. 小米粥

康涵菁提到,小米粥可以補益丹田之氣,丹田氣血運行順暢後,人體因飲食不潔而導致的消化困難、脹氣等現象都可以得到緩解。《本草綱目》也提到「粟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2. 蘿蔔

蘿蔔性偏寒,適用於屬於熱症的消化不良,熱症消化不良的原因是過度食用辛辣、高熱、肥甘厚膩之品。康涵菁解釋,過度食用這些食物容易導致積滯成熱、積滯難消進而產生脹氣的感覺,「新鮮蘿蔔生吃或加醋泡酸,都可以幫助消化。」

3. 山楂

康涵菁表示,山楂對於小兒食積腹脹很有效,特別是對於那些吃肉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的人。

4. 大蒜

大蒜是辛溫之品,能刺激脾胃蠕動,促進食物運化。康涵菁表示,大蒜適合於脾胃虛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若吃太多冰品或是飲食不衛生,導致肚子脹氣或是腹痛,可以食用大蒜來緩解症狀。但大蒜過於溫熱,陰虛體質多虛火的人應少吃。」

新鮮蘿蔔生吃或加醋泡酸,可以幫助消化。(圖片來源/okimo@photoAC)

2穴道按摩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腹脹便秘

除了以上飲食可以緩解消化不良及腹脹感,康涵菁也提醒民眾,平時飽餐後也不宜直接坐下或躺下,可以散步10-15分鐘幫助消化,或是飯後喝烏梅汁或大麥茶也可以促進消化。

康涵菁介紹2個穴道按摩可幫助消食積,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腹脹便秘的現象。

1.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側,膝下四橫指脛骨旁凹陷處

功效:調理脾胃,和胃消滯,按摩足三里穴可改善腸胃腹脹感

2. 內關穴

位置:手掌後,腕上三橫指,兩肌腱中間

功效:和胃寬胸、降逆止嘔,飽食後按摩內關穴可緩解腹脹感及嘔吐感

醫師也提醒,美食當前,用餐盡量定食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少碰高油、高糖、易脹氣及刺激性的食物,才能保有好狀態,輕鬆過好年。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走讀紐約》官司反讓支持者更加堅定擁護他 川普旋風再起背後的美國現象
三家純網銀累積虧損74億元 存放比仍低於一般銀行水準 放款業務將成為主戰場
藍綠白壓縮、小黨全軍覆沒!第五大黨「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喊話:別讓小黨越選越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