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6月4日──六四事件解放軍「清場」,天安門廣場化為屠宰場
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北京天安門廣場周圍,聲聲槍響伴隨坦克隆隆壓碾過北京長街,時中國政府派出大批解放軍及武裝警察,從四面八方包圍廣場內的學生及抗議群眾,對當時肇自中國改革派代表人物胡耀邦去世後,所引發持續近兩個月的「八九民運」示威活動進行血腥「清場」,事件發生30年後,那一夜的死傷人數至今仍成謎,但卻成為中國民主歷史上沈痛而難忘的一頁,史稱「六四事件」(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
「改革開放」背後的經濟、社會問題成導火線
「六四事件」的發生,與當時中國內部的政治角力鬥爭、社會、經濟等議題息息相關,1977年7月,曾被毛澤東打倒的鄧小平,在毛澤東逝世、四人幫被逮後,重執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和解放軍總參謀長等職務(合稱三副一長),並將改革開放列為重要政策,同時提拔改革派成員擔任重要政府官員,其中胡耀邦在1980年2月,被任命為中央書記處總書記,同年9月趙紫陽則接替華國鋒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改革派自此進入中共領導核心。
胡耀邦(右)與鄧小平
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提出「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摸著石頭過河」等實用主義政策,搭配胡耀邦主張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引起中國知識分子廣泛討論。然而改革開放也為中國社會帶來許多問題,當時常見的不滿,包括因放鬆商品價格控管所帶來的快速通膨,甚至存在部分人利用權力,以低價購入產品再以市場價格販售,時謂「官倒」的貪腐惡行,此外官吏腐敗,及政府對人民參與政治的限制,讓肩負民主價值的學生們,為了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等訴求,齊心走上街頭,在抗議活動最高峰時,約有100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
另外,過度重視裙帶關係的社會氛圍,使投身就業市場的知識分子機會渺渺、前景慘淡,因而促成當時大學內的菁英學子們,組成研究政治為主的小規模「民主沙龍」社團。以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為首的改革派(又被稱作「右派」),主張進一步實施政治自由化的方針,藉由設立允許多種想法的渠道,讓民眾能夠表達不滿、並進一步支持改革,備受學生們擁戴。直到1986年12月,中國學生們因反對改革開放步伐過於緩慢,組織抗議活動、示威遊行等從合肥市蔓延到北京等大城市,胡耀邦因被中共內部指責對抗議活動態度過於軟弱,於1987年1月16日被迫辭去總書記的職務。
六四、1989年4月21日,數萬北京市民與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示威。(AP)
「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卻沒有死」悼念胡耀邦擴大成全國抗議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因心臟病發作而逝世,引起學生強烈迴響與悼念,中國校園內出現歌頌胡耀邦的宣傳海報,呼籲政府重新審視胡耀邦的觀點,當時北京大學內張貼許多發洩不滿情緒的標語、輓聯、大小字報,例如:「不該死的死了,該死的卻沒有死。國家不幸,人民不幸,民族不幸。」隨後悼念活動逐漸擴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們集結前往天安門廣場遊行,並向政府提出7項要求,內容包含肯定胡耀邦「民主、自由、寬鬆、和諧」的觀點、打倒「官倒」、公布新聞法,保障新聞自由,允許民間辦報等。
4月23日,學生因不滿中共對胡耀邦喪禮的處置,宣告成立「北京市高校臨時委員會」(後定名為「北京高校(大學)學生自治聯合會」),並選舉當時就讀中國政法大學的周勇軍擔任主席,而北京大學學生王丹、北京師範大學學生吾爾開希被推舉為各自學校的學生代表。北高聯組織了1989年4月22日天安門廣場的請願,24日開始呼籲北京市的所有大專院校,全面並無限期的罷課以表抗議訴求,並組織了5月4日及其以後的各次遊行,點燃了「八九民運」的光火,最終導致「六四事件」爆發。
1989年5月27日學運領袖王丹在天安門廣場發表演說。(AP)
中共政府宣布戒嚴,稱示威群眾為「恐怖分子、反革命分子」
5月13日學生們選定在時任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前往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兩天展開絕食抗議,此舉引來中國各地支持與同情聲浪,5月17日至18日期間,數百萬北京市居民發起示威遊行,參與者包括中國共產黨黨員、政府官員等,隨著抗議情勢升級,軍方最高領導人鄧小平因此決定採取行動。
5月20日,李鵬以總理身分簽署國務院令,宣布自5月20日起在北京部分地區戒嚴。
「鑑於北京市已經發生了嚴重的動亂,破壞了社會安定,破壞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和社會秩序,為了堅決制止動亂,維護北京市的社會安寧,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公共財產不受侵犯,保障中央國家機關和北京市政府正常執行公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89條第16項的規定,國務院決定:自1989年5月20日10時起在北京市部分地區實行戒嚴,由北京市人民政府組織實施,並根據實際需要採取具體戒嚴措施。」—— 國務院總理 李鵬1989年5月20日
1989年5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到天安門勸說學生回家。(AP)
6月2日,學生的抗議運動不減反增,中共高層為此再度召開會議,最終同意實施清場以「能夠結束暴亂並且恢復首都秩序」,並在隔日下午4時30分,將事件定調為「反革命暴亂」,決議連夜展開行動進行「清場」。與此同時,大批的北京市民仍不畏政府警告,除了學生外,不乏工人、教授、民運人士、記者等各種身份的人士參與,直到3日晚上10時,廣場西方約10公里處,解放軍開始向示威群眾開槍,首位經證實的死者是32歲的航空技術人員宋曉明。10時16分時,軍方以擴音器警告民眾,部隊有權在實施戒嚴期間,採取任何強制執行的措施,然而面對荷槍實彈的暴力鎮壓,廣場內的學生則不斷呼籲軍方放棄武力,「我們是和平請願,是為了祖國的民主自由,為了中華民族的富強,請你們順從人民的意願,不要對和平請願的學生採取武力……。」
1989年6月4日,中共出動軍隊血腥鎮壓在天安門示威抗議的學生與市民,史稱「六四事件」(公視)
聲聲槍響、坦克隆隆輾過北京血腥的一夜
3日晚間至4日凌晨,武裝部隊在前進的過程中, 於天安門周邊及廣場內,以坦克、實彈等武力鎮壓群眾,擊斃不明人數的和平示威者和旁觀市民。最終學生們在死傷人數過多的情況下,開始考慮退場機制,民運領導集團內部也因此掀起正反兩方的辯論,如劉曉波原本不願意撤離廣場,但終究被說服,並且和周舵、高新和侯德健一同與學生領袖商討撤離問題,不過包括柴玲、李錄和封從德等人,起初在聽見撤離意見時皆反對,但最終仍不敵軍方強硬行事,在凌晨5時10分進行退場。
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中國人民解放軍血腥鎮壓示威抗議的學生與市民(AP)
然而「六四事件」的餘溫,直到解放軍駛出天安門廣場後,才開始正式發酵。6月5日由《美聯社》(AP)的攝影師魏德納(Jeff Widener)所拍攝的一幀「王維林」阻擋坦克行進的照片震驚全球,被認為是天安門事件中具代表性的畫面,此後中國包括成都市、西安市、武漢市、南京市、上海市和廣州市等城市,也都爆發數日大規模的抗議行動,國際社會、人權組織和政治分析家等,也嚴厲譴責中國政府血腥屠殺的行為,許多西方國家甚至因此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武器禁運等。然而中國政府仍大規模逮捕支持群眾,強勢鎮壓中國境內其他抗議活動,並驅逐外國記者,嚴格控制相關新聞事件的報導,根據「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的調查,6月5日成都市至少有300人喪生,成都市當地部隊使用閃光彈、警棍、刺刀和電擊棒攻擊平民,警方甚至要求醫院當晚不能接收學生,或是提供救護車。
死傷人數至今仍成謎,美國官方文件估計「萬人死亡」
1989年5月17日,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上成千上萬名民主示威者。(美聯社)
中國政府在「清場」後,嚴加管控並封鎖相關訊息流出,時至今日「六四事件」仍然是中國最敏感,遭到廣泛審查的話題之一,《美國之音》(VOA)報導,隨著六四事件30周年到來,中國網路公司使用具有學習、聲音和圖片識別能力的人工智慧技術,將審查的精確度大幅提升。官方三緘其口的態度,也讓事件確切傷亡人數至今仍難以估計,儘管時任北京市市長陳希同,在1989年6月30日的中共人大常委會上,稱受傷平民人數為3000多人,死亡人數為200餘人,然2014年美國白宮解密文件顯示,整起事件約有10454人死亡、40000人受傷,2017年底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文件顯示,中國國務院的成員稱,1989年天安門事件至少造成10000名平民死亡。縱然真實數據無從查核,但「六四」在受害者及其家屬心裡所留下的傷痛,也讓那一夜成為中國民主歷史上,沈痛且無法被抹煞的一頁。
前六四戒嚴部隊軍官.中國海外民運聯盟(澳洲)秘書長李曉明1989年進駐天安門廣場時的留影。(李忠謙攝)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台灣人為什麼要關注六四?王軍濤:否則30年內,北京天安門的坦克將開到台北自由廣場上
相關報導》 與六四親歷者一同走過自由之路 三語事劇場:希望六四這樣的事永遠不會發生在這
更多相關報導
六四事件31周年 美國務卿見倖存者大動作公布合照
胡錫進提「天安門」諷美國暴動 遭嗆:這條推文發到牆內微博了沒
盼不再有「消失的日子」 總統紀念六四祝福香港
六四31周年 馬英九籲中國平反歷史悲劇
「六四事件」不能提 中國外交部網站秒刪回應台灣發言
【全民養肺】專題報導
肺部健康小測驗 你的肺知識及格嗎?
全民養肺健康100問 專業醫師來解答
肺部健康1分鐘自我檢測 壞習慣你中幾個?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正視台灣新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