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價值 就在賴的一念之間

賴清德總統(左二)26日表示,國會應尊重程序正義,不可「違法表決」。(洪榮志攝)
賴清德總統(左二)26日表示,國會應尊重程序正義,不可「違法表決」。(洪榮志攝)

朝野為國會改革吵翻天、打破頭,不少公民團體也聚集立法院外,升高社會對立衝突,當外界期待作為國家領袖的賴清德總統能出面調停對立,千呼萬喚卻換來賴清德「感謝」抗議群眾,等同全盤否定在野訴求,擺明要以少數硬槓多數,賴昨強調的「團結」,在野聽來像是要他們「服從」。

賴清德領導的台灣將會是什麼模樣?近期大家似乎已經能夠窺知一二了;昔日打死不進議會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不惜讓監院彈劾都要槓上議會的賴市長,多年過後選上總統,只相信自己與親信小圈圈、沒有彈性空間的領導性格還是難以撼動。

賴當選後講了許多漂亮話,說要組建用人唯才的內閣;說要與在野和諧溝通共推民生法案,但上任才1周,內閣名單攤開全是賴友友,用人唯親,對上在野黨也沒有任何溝通意願,就任前後都還未邀請在野黨的代表溝通,反而當家鬧事,讓支持者去包圍立院、施壓在野黨。

看見賴清德如何處理國會改革紛爭就可預見台灣接下來4年的動盪了,這次不過是「賴式領導」的練兵而已;朝野對立裂痕出現後,接下來在野聯合起來槓上執政黨,立院陷入僵局,對於賴想過的法案,就是動員群眾以及網軍全面施壓在野,逼在野就範,受打壓的在野黨則醞釀下一次復仇,無限輪迴。

國際歷史上只有利用民粹上位的獨裁者,愛煽動自己的支持者去欺凌反對黨,賴如果珍愛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政府,就應該展現胸襟與在野黨好好溝通,而不是用手段逼迫在野黨就範,大開民主倒車。何況,立法權本就是制衡行政權的存在,賴已大權在握,為何不肯心甘情願接受監督呢?別再用話術欺騙民眾、帶頭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