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立秋2】 颱風也愛88節?氣象局:立秋前後颱風高峰

8月8日迎接秋天第一個節氣「立秋」,象徵即將揮別酷熱難耐的夏季。不過,台灣位於亞熱帶氣候,8月天氣依然十分炎熱,會是以晴朗炎熱的天氣型態為主;若要感受秋意,可能得等9月大陸冷高壓開始發展,氣溫會逐漸下降,至10月進入東北季風為主的天氣型態,天氣才會逐漸轉涼。

此外,8至9月仍是颱風季節,中央氣象局表示,立秋前後是颱風或熱帶系統影響台灣的高峰期。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一年當中發布陸上颱風警報最常是在8月8日及9日,難道颱風也愛過父親節?2000年至今已有5年、共6個颱風在父親節前後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其中大魔王「莫拉克」颱風就是在父親節前後肆虐台灣,當時引發嚴重的災情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

而在2023年,月初颱風「卡努」才剛離開,本週又可能有「蘭恩」颱風的形成,雖然直接影響台灣的機率低,但也應證8月「立秋」前後颱風可能較多的說法。

颱風也愛88節? 2000年以來共有6個颱風來台過父親節

從氣候的角度,「立秋」仍是台灣氣溫的高峰期,之後會逐漸下降,俗諺「一天落雨一天涼」就是在描述這樣的氣候特色;不過,台灣立秋還有一項值得注意的氣候特徵,那就是「颱風」。

中央氣象局科技中心技正李明營表示,「立秋」是颱風或熱帶系統影響台灣的高峰期,在立秋時節,也就是每年父親節前後,氣象局經常發颱風警報,例如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

氣象局臉書「報天氣-中央氣象局」粉專過去曾經po文表示,自2000年至今,過曾有5年的父親節有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分別是2006年「寶發」颱風、2007年「帕布」、「梧提」颱風、2009年「莫拉克」颱風、2015年「蘇迪勒」颱風、2019年「利奇馬」颱風。氣象局指出,從2000年至今,一年當中發布最多陸上颱風警報的日期就是8月8日、9日。

氣象局指出,8月份本就是颱風豪雨好發的季節,歷史上幾次嚴重風災也是在父親節前後出現,例如1959年重創中南部的「八七水災」;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中南部破紀錄雨量,帶來慘重傷亡的「八八風災」;2015年「蘇迪勒」颱風強風豪雨重創全台;2021年「盧碧」颱風減弱後熱帶性低氣壓通過,造成西半部多個縣市淹水災情。

立秋前後颱風侵台多?副熱帶高壓與西北太平洋環流狀態具備所致

為什麼「立秋」前後颱風經常來報到?李明營指出,從1991至2020年每月平均颱風生成個數及侵台個數來看,8月份都是最多的,平均有大約5.5颱風生成,其中平均0.97個會侵台,將近5分之1。

1991至2020年逐月颱風平均生成及侵台數,橘線為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總數(左座標軸),藍色柱狀圖為侵台颱風(右座標軸)。由圖可知,每年8月約生成5.5個颱風,約0.97個為侵台颱風,將近5分之1。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1991至2020年逐月颱風平均生成及侵台數,橘線為西北太平洋的颱風生成總數(左座標軸),藍色柱狀圖為侵台颱風(右座標軸)。由圖可知,每年8月約生成5.5個颱風,約0.97個為侵台颱風,將近5分之1。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為什麼8月較多颱風來報到?李明營解釋,長期平均來看,每年副熱帶高壓隨著季節而南北移動,大約在8月份時會往北抬到日本降近,為一年之中的最北處。此時,在副熱帶高壓勢力的南方就會空出一塊區域,包括台灣、南海到菲律賓東部海面都是多雨區的於低壓區,也就是氣候上說的「季風槽」,是容易有颱風生成的區域。例如,近期生成並為中南部帶來豪雨的「卡努」颱風,就是在季風槽生成的。

李明營進一步說明,颱風經常沿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邊緣移動。由台灣向東延伸的廣大洋面上,在8月時剛好是副熱帶高壓與季風槽交界處。此區的風向大致為東南東風,若副高強弱適中,颱風就可能順著這股東南東風移動,並朝台灣而來。過去的統計顯示,8月生成的颱風約有將近5分之1的機率會侵襲台灣。

8月雨量與850百帕風場的平均環流圖,顏色為雨量,箭頭為風場方向。8月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紅色虛線)一年之中位置移至最北的時期,因此,副熱帶高壓的南方會有豐沛水氣,為適合颱風生成及活動的季風低壓槽(紫色虛線)。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8月雨量與850百帕風場的平均環流圖,顏色為雨量,箭頭為風場方向。8月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紅色虛線)一年之中位置移至最北的時期,因此,副熱帶高壓的南方會有豐沛水氣,為適合颱風生成及活動的季風低壓槽(紫色虛線)。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雖然8月是西太平洋地需颱風生成及侵台數量最多的月份,但李明營強調,這是統計上的結果,未必為每年的常態。

查詢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從1991至2022年,8月份在西太平洋生成的颱風,約有1至9個不等,其中生成數最多的是2018年,當年有9個颱風在8月生成,但是2014年卻僅有1個颱風在8月生成,十分罕見;而台灣有發布颱風警報的颱風,則是有0至4個不等,其中當年度有4個颱風曾經發布颱風警報的分別為1994、2003、2012、2018年,但2001、2002、2014、2016及2022年的8月都不曾發布颱風警報。值得一提的是,雖然2018年西太平洋生成了9個颱風,但當年台灣卻完全沒有發布警報。

李明營解釋,就水平的尺度來說,颱風大約數百公里,但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範圍卻達到達數千,甚至上萬公里,兩者差異懸殊。因此,副熱帶高壓是影響颱風生成與移動最主要的系統之一。颱風通常在副熱帶高壓的勢力之外生成,並被副熱帶高壓「推」著走。至於颱風路徑是否會通過台灣附近,則必須視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位置及強度。如果副熱帶高壓很強,會將颱風往西推向菲律賓、南海或越南;反之,當副熱帶高壓較弱時,颱風會提早北轉,朝日本、韓國或是附近海面走。即副熱帶高壓過強或是過弱的都不會把颱風帶到台灣,必須是適當強度才會將颱風往台灣附近移動。

不過,進入秋天以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又會逐漸移回南方,海水溫度也逐漸下降,相對於8月份,熱帶低壓或颱風可發展的範圍較小,個數也會略為減少;此外,9月到11月,由於低壓帶範圍偏南,且因緯度20度左右都是吹東風,這時期的颱風多數會在北緯20度以南,路徑通常朝西移行,往台灣接近的颱風數量較少。

1991至2022年所有8月侵台颱風路徑圖。紅色線為颱風路徑,多沿著副熱帶高壓邊沿,往台灣方向移動。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1991至2022年所有8月侵台颱風路徑圖。紅色線為颱風路徑,多沿著副熱帶高壓邊沿,往台灣方向移動。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秋颱很「秋」~秋天的颱風就是秋颱嗎?要看東北季風生成位置、路徑

許多人想到「秋颱」,就想到強風、大雨,屢屢嚴重威脅民眾財產安全。但是,秋天出現的颱風就是「秋颱」嗎?其實不然。李明營指出,根據中央氣象局定義,符合「秋颱」的條件,與颱風接近台灣時的位置及移動路徑等因素有關,包括颱風本身或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或鋒面產生「共伴效應」,並為台灣帶來豪大雨,路徑大部份是由台灣南邊巴士海峽向西行,或沿東部外海北上,才能稱為「秋颱」,否則都只能稱為「秋天的颱風」。

李明營提醒,秋颱對於台灣最大的威脅是「雨量」,往往對於台灣北部、東半部帶來豐沛的水氣,也容易造成災情。以2000年後令人印象較為深刻的「秋颱」釀災個案,包括2000年的「象神」颱風、2009年的「芭瑪」颱風、2010年的「梅姬」颱風及2022年的「尼莎」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