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勝選「恐引發中國不滿?」 路透給中肯建議

今(13)日是台灣2024年的總統大選,由民進黨賴清德當選,成為中華民國第16屆的總統。而外媒也高度關注此事,路透社歸類出3種不同的選舉結果。

👉看2024總統大選即時開票 柯文哲、賴清德、侯友宜、立委、政黨票數一次看

1.台灣執政黨贏得總統選舉,失去國會多數席次

路透社先點出最有可能的結果,但也提醒,可能會引起中國的憤怒反應,中國聲稱台灣是自己的領土,這會是賴清德難以推行他的政策重點。

執政的民進黨賴清德以微弱優勢贏得總統寶座,並失去了該黨在議會的多數席次,將會限制賴清德通過立法的能力,對此,路透社也提出建議,他可以任命一個內閣,其中可能必須包括一些反對派或非黨派人物,以表明他願意跨越黨派推動法律通過。

2.最大反對黨贏得總統選舉,並獲得國會多數席位

國民黨候選人、前警察局長侯友宜承諾反對台獨,並重啟與中國的對話,但表示他致力於加強台灣的防禦,使北京感到高興,並可能導致緊張局勢降溫,如果中國認為侯沒有足夠快地解決台灣地位問題,並接受中國的主權主張,中國也可能會繼續施加壓力。

▼侯友宜自行宣布敗選,表示會回市府上班,為新北市努力。(圖/中央社)

▼侯友宜自行宣布敗選,表示會回市府上班,為新北市努力。(圖/中央社)
▼侯友宜自行宣布敗選,表示會回市府上班,為新北市努力。(圖/中央社)

3.小反對黨贏得總統大選

對於2019 年才成立的TPP(民眾黨),路透社表示,總統候選人兼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透過關注高房價等維持生計的問題,贏得了大多數年輕選民的熱情支持。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假設國民黨贏得總統職位但未能(也許只是未能)獲得議會多數席位,民眾黨會贏得足夠的議員席位來支持國民黨政府。

▼民眾黨柯盈配向支持者致意。(圖/中央社)

▼民眾黨柯盈配向支持者致意。(圖/中央社)
▼民眾黨柯盈配向支持者致意。(圖/中央社)

本次總統大選由民進黨賴清德勝選,他表示,這是民主的第一場勝利,這場勝利有3個重大的意義,包含「台灣選擇站在民主的一邊、用行動抵禦外部勢力的介入、國家已選出對的人將不會走回頭路」。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是擔任總統的重要使命,將依照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不卑不亢,維持現狀,在對等尊嚴的前提下,用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自信的和中國展開交流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福祉,達到和平共榮的目標。

最終實際開票結果,以中選會公告為準。

(封面圖/中央社)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2024大選開票看東森/賴清德破550萬 侯友宜、柯文哲宣布敗選
賴蕭配破8年魔咒! 成功延續民進黨執政生命
選前之夜/柯文哲凱道造勢 網友貼出遊覽車照引論戰

看更多相關新聞
敗選請辭黨主席負責?柯文哲稱固定改選:現階段辭,民眾黨會四分五裂
少數總統賴清德與不過半國會
三度鞠躬致歉!侯友宜恭喜賴清德、蕭美琴:明天我就會捲起袖子上工
溫朗東揭密民進黨「選戰策略」 避免柯被棄保「賴必勝」
半島電視台看台灣大選:選前這兩事催出選票

快進來跟網友一起聊👉2024總統大選開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