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歐洲河流乾涸對我們預示的警告
多瑙河(Danube River)從德國的黑森林(Black Forest)蜿蜒而下1800英里(2898公里),在羅馬尼亞流入黑海。多瑙河沿岸許多城鎮依賴這條水道,比如羅馬尼亞靠近保加利亞邊境的小港口茲姆尼欣(Zimnicea)。
但今年夏天的空前乾旱和高溫,已經進入第五個月,耗幹了曾經強大的多瑙河,顛覆了茲姆尼欣居民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一切,包括港口工人、農民、航運業、垂釣者、餐館老闆和家庭。
在人們的記憶中,這條河的水位從來沒有這麼低過,茲姆尼欣的海岸線上有大片的泥裂河底暴露出來,死去的軟體動物證明了水生動物遭受毀滅性損失。
今年多瑙河的流量不到以往夏季的一半,數十艘駁船一動不動地躺在茲姆尼欣的港口,等待著使用唯一足夠深的通道。當地人收集少量的雨水用於家庭用途,以免從多瑙河的汲取更多飲用水。孩子們沿著水退去後露出的新河灘玩耍。
整個歐洲今年夏天的大部分地區和多瑙河沿岸一樣,緊急疏浚隊都被召集起來,加深河道,疏散水運貨物堵塞。儘管如此,烏克蘭的許多黑海港口都由俄羅斯控制,多瑙河是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出口糧食的另一條路線,許多從烏克蘭出發的糧食運輸船被迫減輕貨物重量,以便在多瑙河水道還沒有完全乾涸的情況下通過。
在羅馬尼亞南部,大部分地區都依賴多瑙河提供飲用水,數百個村莊正實行定量供水,並限制玉米、穀物、向日葵和蔬菜的灌溉。在這條標誌性水道上運送遊客的遊輪不得不停靠在碼頭。在2022年的前六個月,羅馬尼亞水力發電公司Hidroelectrica的發電量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了三分之一。羅馬尼亞是歐洲最大的小麥生產國之一,但羅馬尼亞的小麥種植者說,乾旱造成收成五分之一的損失。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小麥出口的封鎖,羅馬尼亞對國際市場的重要性超出以往。
「在多瑙河上下游的城鎮,乾旱和氣候變化具有存在的意義,」《多瑙河: 從黑海到黑森林的上游之旅》(The Danube: A Journey Upriver from the Black Sea to the Black Forest)的作者尼克·索普(Nick Thorpe)解釋道,「與城市居民相比,他們眼睜睜地看著這場災難在他們眼前展開。」
歐洲近三分之二的地區今年遭遇了乾旱,是50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科學家表示,全球變暖在這場危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盧瓦爾河(Loire)到萊茵河(Rhine),熱浪對歐洲大陸的大大小小的水道造成了嚴重破壞,對歐洲的食品供應、商業、水源獲取、能源系統和生態造成了廣泛的連鎖反應。科學家警告說,如果炎熱乾燥的夏季成為一種長期趨勢,其中一些水道可能永遠無法恢復。
在萊茵河沿岸,為數百萬人供應煤炭、石油和大宗商品的駁船無法航行。到7月,意大利波河(Po)的水位非常低,政府宣佈意大利北部進入緊急狀態,大片農田無法灌溉。在法國,隆河(Rhône)和加隆河(Garonne)溫暖的河水在冷卻核電站系統方面效果不佳,許多核電站因此降低發電量。大河流的數百條支流情況更糟,幾近乾涸。
8月初,法國總理伊麗莎白·博爾內(Élisabeth Borne)表示,法國正經歷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乾旱」,乾旱嚴重侵蝕了包括盧瓦爾河、杜布河(Doubs)、多爾多涅河(Dordogne)和加隆河在內的河流,以至於數百個市政局現在要用卡車運送飲用水。
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Helmholtz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卡斯丹·林克(Karsten Rinke)說,「就乾旱強度和持續時間而言,今年情況不同尋常,但這是新常態。歐洲存在著巨大的水資源缺口,而且由於沒有得到補充,這種情況每年都在惡化。」林克說,過去五年中有四年的乾旱狀況使地下水枯竭,為河流提供水源的冰川進一步縮小,並改變了長期滋養社區和生態系統的景觀。
維也納自然資源和生命科學大學(University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Life Sciences)的托馬斯·海恩(Thomas Hein)說,「也許今年最令人擔憂的是從巴伐利亞到黑海的整個多瑙河流域都處於低水位。」該流域面積超過80萬平方公里(30萬平方英里),包括19個國家,佔歐洲大陸面積的10%。「整條河都受到了影響,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從一段抽水到另一段來彌補缺水問題。」
塞爾維亞第二大城市諾維薩德(Novi Sad)位於多瑙河畔,河水非常低,人們可以涉水過河——就連這座城市最年長的居民也從未見過這種情況。整個碼頭和他們的船隻都被困在乾涸的河牀上,而從未見過的島嶼出現在淺水區。諾維薩德周圍富裕農業地區的農民要求政府宣佈緊急狀態。過去的一個可怕的象徵已經顯現出來:幾十艘二戰時期沉沒的德國軍艦,其中一些還藏有實彈,現在可以在諾維薩德下游的普拉霍沃鎮(Prahovo)附近的河流中看到。
乾旱對商業造成了巨大影響:歐洲的水路運輸每年平均為每位歐盟居民運送約一噸貨物,僅運輸一項就為經濟貢獻了約800億美(695億英鎊)。萊茵河如今變得如此瘦弱,巨大的沙洲出現在水道中央,以至於滿載的駁船無法將煤炭、柴油和其他商品運輸到德國魯爾區的工業城市。
由於俄羅斯對歐洲停止出口天然氣和煤炭,流經萊茵河和其他河流的煤炭和燃料就尤為重要。此外,由於缺乏冷卻水,法國核電站減產也導致了法國電力價格飆升至每兆瓦時900歐元,是去年價格的10倍多,這聞所未聞。
科學家們表示,河流水量低引發的經濟問題只是一部分。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University of Innsbruck)的生態學家加布裏埃爾·辛格(Gabriel Singer)解釋說,作為一個整體,水系中的水越少,鹽越無法稀釋,流動就越慢,這導致了更高的含鹽量和水溫,對許多河流生物來說是致命的,如多瑙河鮭魚、倒鉤魚和歐洲灰魚等。
辛格解釋說,高溫也助長了藻類的繁殖,這對河流系統可能是有毒的。德國的幾條河流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包括莫澤爾河(Moselle)和內卡河(Neckar),也許還有奧德河(Oder)。8月中旬,在一周之內,有超過100公噸的死魚——其中有鱸魚、鯰魚、梭子魚被衝上了河岸,專家們目前正在調查原因。
科學家們指出,雖然歐洲大河的困境佔據了新聞頭條,但受到嚴重影響的卻是較小的河流。林克說,「很多小河已經完全乾涸,一滴水都沒有了。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們會永遠失去整個生物群落。下次下雨的時候也無法恢復。」
科學家表示,數千年的工程和歐洲河流沿岸的人類活動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曾經蠻荒的河流被拉直,森林砍伐,築壩,工業污染,廢水排放,以及農業對海岸線和濕地的侵佔,使得歐洲的河流更容易受到熱浪、低水位以及洪水的影響。
辛格說,「所有的河流系統都是高度分散和脆弱的。」他強調,雖然多瑙河下游受乾旱困擾,但德國和奧地利的上游地區可能面臨洪水的風險,就像去年7月在德國和比利時的萊茵河地區發生的那樣,令人震驚。他說,潛在的問題本質上是一樣的:高度改造的河流流域無法較長時間保持水流。他說,「健康的自然生態系統就像吸水的海綿,但我們的生態系統已經失去了這種能力。」
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的湖沼學家克里斯汀·格雷伯樂(Christian Griebler)解釋說,「我們失去了大量的水,因為雨水無法滲透進硬化的地表,而乾旱後的大雨也不會滲透到乾燥的土壤中。地表溢流進入河道,很快流走,很難與周圍的含水層溝通。」
因此,辛格和格雷伯樂說,當局的反射性反應,即清理河道,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事實上,使情況更加惡化。
要解決今夏歐洲河流危機,當然需要長期努力以減緩全球變暖。科學家表示,從短期來看,各國政府需要解決其他影響大陸水道的因素,包括加強對濕地的保護。
辛格說,在這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去年,教科文組織沿著穆拉河(Mura)、德拉瓦河(Drava)和多瑙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五國生物圈保護區——總面積近100萬公頃(3860平方英里)。
多瑙河三角洲是歐洲最大的濕地,自1998年以來一直受這樣的保護。但三角洲的特殊地位並沒有使它免受極端天氣的影響。今年8月,三角洲的勒提亞森林(Letea Forest)的淡水泉水乾涸,危及羅馬尼亞著名野馬的生命。官員們用推土機鏟平了沾滿泥漿的泉水,使水重新流動起來,馬才能喝到。
海恩說,「幸運的是,我們仍有冰川,在降水較少的時候,可以作為大型河流的儲備。但氣候變化建模者表示,冰山將在30年內消失。這非常令人擔憂。」
駐維也納的歐盟多瑙河地區戰略(Strategy for the Danube Region)協調員羅伯特·利希特納(Robert Lichtner)說,適應措施最終必須成為多瑙河流域未來的一部分。「我們希望減緩這些過程,但(極端天氣)不會消失,」他說,「我們必須適應它,學會適應它。」
請訪問 BBC Future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