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與環保抬頭 越南推永續咖啡專攻歐美市場

仔細除草和修剪枝葉,越南小農黎凡譚種植咖啡將近30年,早年他常使用大量肥料和殺蟲劑來增加產量,如今環保意識興起,他轉而採取友善環境的栽種方式。

越南咖啡小農黎凡譚說:「出口商保證會收購我所有的收成,他們教我種植咖啡的方法,例如該如何栽種、施肥,以及如何採摘成熟的果實,來獲得最佳品質的咖啡豆。如此一來,咖啡的價值是市場價格的 1.5至2倍,我的收入比以前好多了。」

不僅品質提高,售價也更加穩定。過去黎凡譚總是得擔心,咖啡價格受到國際市場波動影響,但自從和有機咖啡商合作後,他們就搭起1條由生產到出口的供應鏈,讓高價值的咖啡豆能銷售到歐美國家。

越南咖啡出口商黎廷圖說:「這幾年氣候變遷影響了咖啡豆,雖然我們無法擴大栽種面積,卻能專注在現有的農田上,改變栽種方式來提升品質。我們希望藉由生產高價咖啡來幫助農民。」

90年代末期,越南成為全球第2大咖啡生產國,種植面積超過100萬公頃,咖啡更佔了越南出口總額的10%。然而,去(2023)年歐盟通過新法,要求企業不得銷售助長森林砍伐的產品,加上越南咖啡產地也受到氣候變遷侵擾,讓咖啡大國地位受到挑戰。

越南農業專家丁氏兆英指出,「為了應對西原地區的氣候變遷問題,我們一直在找新品種來抵禦嚴峻的情況,如缺水問題。」

包括咖啡、可可豆或棕櫚油等產品,生產過程都得嚴格把關,才能符合歐美國家的規範。

越南每年有40%的咖啡出口到歐洲,農業部門正致力於建立生產履歷,並打算提供資金給像黎凡譚這樣的咖啡農,轉作永續農業。不過當地目前有85%的咖啡是由50多萬小農生產,要確實推動新政策,還需要不少時間。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台灣每人一年喝177杯咖啡 年產值上看800億
台灣每人一年喝1.77公斤咖啡 在地咖啡豆搶攻市場
非洲蝙蝠咖啡 沾染蝙蝠唾液行家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