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衝擊文旦產量 綠色和平:未來10年落差4成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6日電)中秋連假將至,許多民眾購入柚子應景。然而綠色和平今天表示,受氣候變遷影響,未來10年每公頃文旦柚產量落差可達4成;呼籲中央及地方應因地制宜面對各地的農業衝擊。

綠色和平發布新聞稿表示,受到氣候變遷導致的溫度、雨量極端趨勢影響,未來10年內文旦柚產量可能經歷大幅震盪,短期內每公頃產量差距可達約5500公斤、約為近5年平均產量的42%,直接牽動文旦農最主要收入。

綠色和平利用中央氣象局測站資料以及科技部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資料,套入氣候模型推估,發現在最不積極減碳情境下,台灣主要文旦柚產區如台南麻豆、花蓮瑞穗將在未來10年經歷本世紀最大產量震盪。

綠色和平專案主任劉羿君指出,根據統計,近年來文旦柚的單位面積產量穩定成長,過去5年平均產量約每公頃1萬3000公斤;然而根據推估,在2021至2030年間,因不穩定的氣候因子,柚子的產量可能從每公頃1萬7900公斤,再跌回每公頃1萬2600公斤;過少的收穫量會直接影響農民收入,而過多的柚子則可能供過於求、價格崩盤。

劉羿君以高麗菜為例,今年9月批發價格一度衝上每公斤70元,然而3月曾因盛產導致價格崩跌至每公斤7元,市場甚至出現2顆5元的賠本售價。

綠色和平實際走訪麻豆與瑞穗,當地農民也反映「近4年的氣候嚴重不穩定,不應該有颱風時出現颱風,需要梅雨時卻碰上乾旱」,作物的環境和氣候出現變化,農民曆和種植經驗已難以因應劇烈變化的氣候。

綠色和平指出,農委會8月公布將以每年新台幣100億元的氣候調適基金應戰氣候衝擊,然而卻未指出地方政府使用規劃,可能讓在地農戶無法得到適切協助。

綠色和平同時呼籲地方政府應盡速透過地方自治條例,將氣候政策法制化,管理中央挹注的地方氣候調適基金,並發展在地的農業調適策略、幫助農民評估氣候風險及強化水資源管理等硬體設備,共同應對氣候變遷帶來的農業衝擊。(編輯:管中維)11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