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清淤 曾文、南化提升庫容

曾文水庫及南化水庫肩負台南地區供水重任,但莫拉克風災後,2水庫面臨嚴重淤積困境,政府為此努力辦理清淤作業,不過,水庫清淤作法常被戲稱「和愚公移山沒兩樣」,似乎沒有清完的一天。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對此表示,尊重外界各種批評,但也強調面對極端氣候,清淤是實際可行且有效的作法。

1973年完工的曾文水庫,大壩體積居國內之冠,原設計容量近6.5億立方米,但平均每年累加的淤積量約560萬立方米,尤其莫拉克風災那年淤積量瞬間遽增,迄今容量減少逾2成。1993年完工的南化水庫,同樣受淤積影響,目前總庫容僅剩8949萬立方米,嚴重縮減約4成。

南水局針對所轄曾文水庫的清淤作業,上游採用船運搭配直接浚挖庫底淤泥的做法;中下游則採抽泥作業執行清淤,除把握實際可執行的清淤手段外,在遭逢大型颱洪事件時,也會透過洩洪以水力排砂降低水庫淤積。

南水局統計,自2020至2022年曾文水庫清淤量,分別為391萬立方米、470萬立方米、355萬立方米。近3年庫容變化,除2021年因降雨頻繁致較多泥砂流入水庫,其他年度總庫容皆不減反增,2020年增加55萬立方米、2022年則增85萬立方米。

另外,南化水庫的管理單位台灣自來水公司六區處以陸挖、抽泥及水力排砂方式辦理水庫清淤,2020至2022年清淤量分別達90.3萬立方米、116.44萬立方米、145.45萬立方米;去年總庫容較前年增加13.9萬立方米。

南水局表示,未來仍會採多元清淤方式,大致上以抽泥為大宗,目前更規畫增加為4組抽泥船,並擴增下游河道暫置空間,透過多元清淤使水庫得以維持庫容,永續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