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面對人工智慧狂潮 如何善用生成式AI?

生成式AI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也帶來相關潛在風險,學會善用能有效成為工作、學習上的墊腳石。(圖片來源/PhotoAC)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簡稱Gen AI或生成式AI)逐漸成為當前社會的重要應用科技,改變著各行各業的運作方式。然而,這項科技在帶來無限可能的同時,也伴隨著許多潛在的風險和挑戰。

生成式AI的應用範圍廣泛,從文本生成、圖像創作到音樂編曲等,均有強大的生成能力。根據最近發佈的麥肯錫報告,生成式AI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生產力,並且有機會創造新的商業模式。例如,企業可以利用生成式AI自動生成市場報告、撰寫產品描述,甚至創作廣告文案,這些工作在過去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

善用生成式AI可帶來的優勢

麥肯錫的這份《2024年初AI現況調查報告》(The state of AI in early 2024: Gen AI adoption spikes and starts to generate value)指出,企業採用生成式AI後,工作效率平均提高了30%到50%。此外,生成式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日益廣泛,例如協助醫生進行更準確地診斷和擬定治療計畫,提高醫療服務的品質和效率。根據該報告提供的數據,65%的受訪企業已經在至少一個業務功能中經常使用生成式AI,此一比率幾乎是十個月前的兩倍。

另一篇來自《Social Europe》的文章也提到,生成式AI在教育、藝術創作和科學研究等領域同樣具有潛力。在教育領域,生成式AI可以幫助教師快速產製教材,並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客製化的教學建議,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在藝術創作方面,生成式AI能夠創作出高品質的圖像和音樂,為藝術家提供靈感和工具,並且拓寬創作的邊界。

然而,生成式AI的廣泛應用也帶來一系列風險。首先,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生成式AI需要大量數據來進行訓練,這些數據往往涉及個人隱私。如果數據保護措施不足,可能會導致個資外洩和濫用,從而造成個人與企業的巨大損失。

相伴而來的風險

生成式AI所生成的內容也可能存在偏見和錯誤。這些AI系統依賴於訓練數據,如果訓練數據本身存在偏見,生成的內容也會受到影響。例如,一些生成式AI在處理涉及種族或性別問題的內容時,可能會無意中複製並放大既有的社會偏見,進而加劇惡化社會不公平狀況。此外,生成式AI生成的內容可能會包含錯誤訊息或虛假訊息,而這在某些關鍵領域(如醫療和法律)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此外,生成式AI還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於生成和傳播虛假訊息。麥肯錫報告指出,一些生成式AI工具可以生成真假難辨的虛假圖像和影音,這些內容可能被用來誤導公眾,甚至用於政治宣傳和選舉操縱,或是金融、愛情詐騙。這類虛假訊息的傳播,不僅會對社會秩序造成威脅,還可能損及企業聲譽。

在病歷數據的分析應用

在具體案例方面,麥肯錫報告提到一些成功的應用實例。例如,一家零售公司利用生成式AI優化其產品描述,不僅提高描述的品質,還顯著縮短了撰寫時間。這家公司採用生成式AI技術,自動生成產品描述,從而減少人工干預,並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家醫療公司則利用生成式AI進行病歷分析,從而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該公司利用生成式AI分析大量病歷數據,從中提取有價值的資訊,幫助醫生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和治療計劃。

然而,也有一些失敗的案例值得警惕。比方說,麥肯錫報告指出,有一家金融公司在使用生成式AI進行風險評估時,由於數據偏見問題,導致評估結果不準確,最終造成公司的經濟損失。這家公司在訓練生成式AI時使用了帶有偏見的數據,導致AI系統生成的風險評估結果出現偏差,最終影響公司決策。類似案例提醒我們,在使用生成式AI時,必須審慎面對其潛在風險,並採取適當的對策。

善用生成式AI的對策與建議

為了充分發揮生成式AI的潛力,同時降低其風險,許多專家提出不少具體建議。首先,企業應該加強數據隱私保護,確保數據在收集、存儲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這包括實施嚴格的數據保護政策和施,並定期進行安全審查。此外,企業還應該確保數據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這有助於提高數據管理的透明度,並減少數據濫用的風險。

其次,企業需要確保生成式AI的透明性和可解釋性。這意味著在使用AI系統時,應該清楚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決策過程,並能夠解釋其生成結果。這有助於提高用戶的信任度,並減少潛在的風險。麥肯錫報告建議,企業內部可以設立專門的AI倫理委員會,對AI技術的應用進行監督和審查,確保其符合倫理標準。這些倫理委員會應包括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以確保AI技術的應用能夠更全面地考量各方面影響。

生成式AI在帶來巨大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挑戰和風險。企業在採用這些技術時,應該全面考慮其潛在影響,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來降低風險,才能真正落實生成式AI的價值,推動企業和社會的進步。根據麥肯錫的調查數據,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預計他們的企業在未來三年內將增加對AI的投資,顯示大多數企業皆正視生成式AI的發展趨勢。

無論如何,當前社會現在已經無法假裝生成式AI不存在,也可能沒有完全不使用生成式AI的選項。使用與善用,一字之差,但馬虎不得,必須透過科學的管理和審慎的應用,以確保生成式AI至少能夠「不作惡」。我們也必須提高警覺,確保這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符合倫理標準,其中包括設立適當的監管機制,制定AI監理相關法律,以確保AI技術的發展不會偏離其初衷,並能夠為人類社會帶來正向而非負向的影響。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薯條三兄弟邁向AI 日本Calbee與新創公司合作 將人工智慧導入食品製造
金管會宣布開放主動式ETF 採取「全透明」揭露成分股 市場擔憂有跟單及內線疑慮
回鍋!王國材三度出任中華郵政董事長 海大教授蔡豐明成陽明最年輕董座